轻型钢结构的施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06
轻型钢结构的施工

  一、轻型钢结构的制造轻型钢结构的制造工艺与普通钢结构并无很大的区别。

  轻型钢结构的材料规格小,杆件细而薄,而且材料的调直、下料、弯曲成型、加工拼装、构件的翻身搬运容易,不需要大型的专用设备,故特别适合在中、小型工厂加工制造。

  圆钢、小角钢的轻型钢结构杆件较细,容易成型,这是加工制造的有利条件。但在加工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杆件弯曲和损伤等情况,这种弯曲和损伤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较大,加工制造时应加以注意。

  采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比采用普通钢结构一般多一道酸洗除锈或酸洗磷化处理工艺。当采用两个槽钢拼焊成方管时焊接量较大。由于杆件连接多为顶接,故下料的精确度要求稍高。过去人们曾担心,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的壁厚较薄,材料的调直不太容易,但实践证明,其调直工艺比普通钢结构还易掌握。通常采用撑直机撑直和在平台上用锤子锤打两种方法:前者凹凸现象易于调整,且能保证质量。

  对于桁架式檩条,三铰拱屋架或梭形屋架,其连续弯曲的蛇形圆钢腹杆多在胎具上用手工完成,直径较小时采用冷弯,直径较大时需利用氧气乙炔局部加热进行弯曲。冷弯和热弯的直径界限随各制造单位的具体情况而不同,其弯曲半径为圆钢直径的2.5倍。由于蛇形圆钢在弯曲后有回弹现象,成型后的误差比较大,所以胎具的定位器应比腹杆轴线间的夹角要小一些,并在成型后用样板校核。

  钢材的切断应尽可能在剪切机上或锯床上进行,特别是对于薄壁型钢屋架,因下料要求准确,采用电动锯割法,不仅工效高,而且断面光滑平整,质量好,长度误差可控制在±1mm以内。如无设备时,也可采用气割为了提高气割质量,宜采用小口径喷嘴,并在切割后用锤子轻轻敲打,使切口平整,以清除熔渣,保证焊接质量。

  焊接是轻型钢结构的主要连接方法,因杆件截面一般较小,厚度较薄,容易产生焊接变形和烧穿,因此在焊接时必须注意选择适当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如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的大小和焊接程序等。焊接参数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焊件厚度和操作技术水平确定。一般常用的焊条直径为φ3.2mm-4mm,当焊接厚度≤2mm时,可用φ2.5mm的焊条。同时注意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电流过大,容易烧穿,过小又易产生焊缝夹渣。根据不同的焊条直径,焊接电流可在80A-200A范围内变动,焊接技术好的,电流可适当加大。焊接时应根据不同的节点形式、空间位置和焊接件厚薄,正确地掌握焊条角度、施焊方法、焊接速度以及焊件中的温度分布,以确保焊接质量。

  应尽可能采用平焊和船形焊,如需立焊或横焊时,应由技术熟练的焊工焊接。此外,应注意采用有效措施防止焊接变形。当几部焊机同时焊接一个构件时,焊点要分散,使热量在整个构件上均匀分布;长焊缝应采用逆向分段焊接法。焊缝以一次焊成为宜,如必须分两次焊接时,应在第一道焊缝冷却后再焊第二道,不宜在一条短焊缝上连续重复烧焊,以防烧伤金属。对焊工的技术水平应有一定要求,不熟练的焊工容易出现咬肉、气孔、夹渣、裂纹、未焊满的陷槽等缺陷。轻型钢结构的杆件较多,焊点分散,尤应注意检查有无漏焊和错位等现象。

  二、轻型钢结构安装准备工作轻型钢结构安装准备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与普通钢结构安装工程相同。

  钢柱基础施工时,应做好地脚螺栓定位和保护工作,控制基础和地脚螺栓顶面标高。基础施工后应按以下内容进行检查验收:

  (1)各行列轴线位置是否正确;

  (2)各跨跨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基础顶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地脚螺栓的位置及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构件在吊装前应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检验构件的外形和截面几何尺寸,其偏差不允许超出规范规定值之外;构件应依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编号,弹出安装中心标记。钢柱应弹出两个方向的中心标记和标高标记;标出绑扎点位置;丈量柱长,其长度误差应详细记录,并用油笔写在柱子下部中心标记旁的平面上,以备在基础顶面标高二次灌浆层中调整。

  构件进入施工现场,须有质量保证书及详细的验收记录;应按构件的种类、型号及安装顺序在指定区域堆放。构件地层垫木要有足够的支撑面以防止支点下沉;相同型号的构件叠层时,每层构件的支点要在同一直线上;对变形的构件应及时矫正,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

  三、轻钢结构安装机械选择轻钢结构

  轻钢结构安装机械选择轻钢结构的构件相对自重轻,安装高度不大,因而构件安装所选择的起重机械多以行走灵活的自行式(履带式)起重机和塔式起重机为主。所选择的塔式起重机的臂杆长度应具有足够的覆盖面,要有足够的起重能力,能满足不同部位构件起吊要求。多机工作时,臂杆要有足够的高度,有能不碰撞的安全转运空间。

  对有些重量比较轻的小型构件,如檩条、彩钢板等,也可以直接有人力吊升安装。

  起重机的数量,可根据工程规模、安装工程大小及工期要求合理确定。

  四、轻钢结构安装

  1.结构安装方法轻钢结构安装可采用综合吊装法或分件安装法。采用综合安装法,是先吊装一个单元(一般为一个柱间)的钢柱(4-6根),立即校正固定后吊装屋面梁、屋面檩条等、等一个单元构件吊装、校正、固定结束后,依次进行下一单元。屋面彩钢板可在轻钢结构框架全部或部分安装完成后进行。

  分件吊装法是将全部的钢柱吊装完毕后,再安装屋面梁、屋面(墙面)檩条和彩钢板。分件吊装法的缺点是行机路线较长。

  2.构件的吊装工艺

  (1)钢柱的吊装钢柱起吊前应搭好上柱顶的直爬梯;钢柱可采用单点绑扎吊装,扎点宜选择在距柱顶1/3柱长处,绑扎点处应设软垫,以免吊装时损伤钢柱表面。当柱长比较大时,也可采用双点绑扎吊装。

  钢柱宜采用旋转法吊升,吊升时宜在柱脚底部栓好拉绳并垫以垫木,防止钢柱起吊时,柱脚拖地和碰坏地脚螺栓。

  钢柱对位时,一定要使柱子中心线对准基础顶面安装中心线,并使地脚螺栓对孔,注意钢柱垂直度,在基本达到要求后,方可落下就位。经过初校,待垂直度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拧上四角地脚螺栓临时固定后,方可使起重机脱钩。钢柱标高及平面位置已在基面设垫板及柱吊装对位过程完成,柱就位后主要是校正钢柱的垂直度。用量台经纬仪在两个方向对准钢柱两个面上的中心标记,同时检查钢柱的垂直度,如有偏差,可用千斤顶、斜顶杆等方向校正。

  钢柱校正后,应将地脚螺栓紧固,并将垫板与预埋板及柱脚底板焊接固定。

  (2)屋面梁的吊装屋面梁在地面拼装并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紧固。屋面梁宜采用两点对称绑扎吊装,绑扎点亦设软垫,以免损伤构件表面。屋面梁吊装前设好安全绳,以方便施工人员高空操作;屋面梁吊升宜缓慢进行,吊升过柱顶后由操作工人扶正对位,用螺栓穿过连接板与钢柱临时固定,并进行校正。屋面梁的校正主要是垂直度检查,屋面梁跨中垂直度偏差不大于H/250(H为屋面梁高),并不得大于20mm.屋架校正后应及时进行高强度螺栓紧固,做好永久固定。

  高强度螺栓紧固、检验应按规范进行。

  (3)屋面檩条、墙面梁的安装薄壁轻钢檩条,由于重量轻,安装时可用起重机或人力吊升。当安装完一个单元的话钢柱、屋面梁后,即可进行屋面檩条和墙梁的安装。墙梁也可在整个钢框架安装完毕后进行。檩条和墙梁安装比较简单,直接用螺栓连接在檩条挡板或墙梁托板上。檩条的安装误差应在±5mm之内,弯曲偏差应在L/750(L为檩条跨度),且不得大于20mm.墙梁安装后应用拉杆螺栓调整平直度,顺序应由上向下逐根进行。

  (4)屋面和墙面彩钢板安装屋面檩条、墙梁安装完毕,就可进行屋面、墙面彩钢板的安装。一般是先安装墙面彩钢板,后安装屋面彩钢板,以便于檐口部位的连接。

  彩钢板安装有隐藏式连接和自攻螺丝连接两种。隐藏式连接通过支架将彩钢板固定在檩条上,彩钢板横向之间用咬口机将相邻彩钢板搭接口咬接,或用防水粘结胶粘接(这种做法仅适用于屋面)。自攻螺丝连接是将彩钢板直接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屋面檩条或墙梁上,在螺丝处涂防水胶封口,这种方法可用于屋面或墙面彩钢板连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