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几个美学的问题,求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1
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1.简述社会美、自然美的特征。

2.艺术美欣赏的环节和要素。

3.什么是审美情感,美感与普通情感的区别。

解析:

1. 简述社会美、自然美的特征。

社会美:1、外在美:A、声音;B、容貌;C、人体;D、服饰;(音容体饰)

2、内在美: A、理想;B、道德;C、才能;D、情感; (理德才气)

3、气质美:A、魅力;B、内蕴;

“腹有诗书气自华”“充实而有光辉谓之美”

自然美:所谓自然美是指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自然界中自然事物或现象本身之美,是自

然界原有的感性形式引起的美感。它是自然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统一的产物。

自然美有如下一些特征:①自然关具有客观性:自然美是自然物本身属性决定的。如梅的冰肌玉骨,兰的秀质清芬,竹的虚心有节。②自然美具有不稳定性:由于自然对象反映生活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自然美的不稳定性。由于自然事物的两重性,决定了自然美的不稳定性,因而也就导致了自然美的复杂性和多变性。③自然美具有多样性;自然美的形式有较大的独立性,形式往往胜于内容,侧重形式美。这种多样性根源于自然事物的丰富性和主观感受的差异性。自然美还具有实体性,美的对象实体性,美感的实体性,效应的实体性。形式性,自然美是形式美的交响诗。意蕴性,自然在形式的深处是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意蕴。

2. 艺术美欣赏的环节和要素。

艺术美是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美,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反映和审美创造的物态化形式。艺术美虽然要以现实为基础,但它不是简单的复制现实。艺术美具有客观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没有艺术家对现实的加工、改造和审美创造,艺术美也是不可能产生的。艺术家在艺术中总是融入了安静对生活的感悟与评价,因而艺术就表现出极强烈的主观感 *** 彩。一切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与对主体思想感情的表现的统一。当然,在具体的作品中,有的偏重于再现,有的偏重于表现,可以各有侧重;但是,完全脱离了表现的再现,完全脱离了再现的表现,这样的艺术作品是没有的。相教于艺术作品带有的主观性,无论明显或是不明显的,现实美则是与各人的情感相结合的。自然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它与人的社会活动的联系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同一自然物,在各人的眼中表现的美也可以是不一样。就拿一朵花来说吧,有人看到的是它的娇羞,有人看到的是它的艳丽,有人看到的是好花还需绿叶衬。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既有美的,也有不美和丑的。但是,通过艺术家的集中、概括,生活中的丑却也可以转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美。例如,在生活中,噪音总是引起人们的厌恶、不快,但运用到音乐当中的沙球,发出的同样是噪音,人们却觉得它很和谐、动听。

和现实美相比,艺术美是具有特殊价值的。第一,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则具有集中性。这样一来,艺术美就比现实美更强烈,更具有普遍意义了。第二,现实美带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纯粹性。在现实中,美与不美共处于一体;而艺术美则是经过了艺术家的“精洗”那它自然要比我们看到的现实美更加纯粹,更加精致。第三,现实美带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久性。现实中的美一般是处于活动状态中的,因而它是不固定的,易于消逝。而艺术美进入了更高的审美境界和层次,因此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可能跨越时间和空间,流传永远。艺术美它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可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一是,艺术美在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对于一定的艺术品来说,欣赏者的审美能力越高,他从艺术品中所感受到的美就越多,艺术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而人们的欣赏能力的提高,又离不开艺术美的熏陶。二是,艺术美在推动社会生活前进方面,具有特殊价值。人们通过艺术作品与艺术家进行心灵的交流,艺术美能够征服人心,鼓舞人心,在人们心头燃起为实现理想的生活而斗争的火焰,以达到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后目的。

3. 什么是审美情感,美感与普通情感的区别。

所谓审美情感,是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体验和态度,是人类的高级情感,它贯穿于审美过程始终,是审美活动的条件和动力。

审美理解:是指在美感活动中,审美主体用某种感性的形式,对客体的意蕴和审美活动的价值整体把握和领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