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能为什么能影响能量转化?

如题所述

不同“物体(体系)”具有不同的结合能。因此当数个物体发生反应时,总的结合能可能变化。利用适当的反应可把改变了的总结合能释放出来。


如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组成的,而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前者的结合能较后者更大。这说明碳原子和氧分子反应时,各原子间的作用力在反应中做功释放能量。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结合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这就是碳燃烧发热的基本原理。又如原子核是由核子(中子或质子)借助于彼此间很强的相互吸引力(核力)结合成的,具有很大的结合能。核内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叫比结合能,等于该核的结合能除以其核子数。

扩展资料

原子能够结合为晶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原子结合后整个系统具有更低的能量。设想把分散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结合成为晶体,在这个过程中,将有一定的能量E释放出来,即结合能。如果以分散的原子作为计量内能的标准,则E就是结合成晶体后系统的内能。

对于一个氢原子(单个质子),结合能为零,所以会产生核聚变。之后结合能一直增大,铁是平均结合能最大的(所以铁的原子核最不容易打破),最后平均结合能逐渐下降总结合能逐渐上升(因为粒子数增多)[2] 聚变的过程给星体的发光提供能量,星体燃烧完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大铁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