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务员真的有前途吗?

如题所述

考公务员不会成为未来主要的就业趋势,但是进入到财政供养体系中,可以算作一个主要的就业趋势。

先说后者,大家理解的财政供养人员,很多人会将其归为狭义的公务员。但事实上,财政供养人员的范围很广。从行政的定义来说,财政供养人员指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机构和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人员工资福利、财政部门列入政府预算范围并核拨经费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实际上,这里面既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的在编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也包括一些离退休人员和按规定临时聘用的人员,还包括由公共财政支付工资福利的人员。这个范围很广,说句通俗的话,只要是靠财政发工资的人员,基本都是财政供养人员。这里面既有我们理解的公职人员,也有公立医院的医生、公立学校的老师,还包括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各类公益性岗位,比如公益岗性质的环卫工人、乡镇公益岗等等。

这也就造成了财政供养人员的规模不一,有一些自媒体鼓吹财政供养人员超过8000万,实际上就是把所有工资由财政负责的人员都算进去了。如果要是精确到一些固定的岗位,这个数字大约在5100万左右,既总量保持在710万左右的公务员,参公、党群、工会妇联工作人员等1300万,以及事业编制3100万,占劳动人口的6%左右。

当然,财政供养人员的比例,近年来随着机构和编制改革,目前已经保持了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的状态。近年来财政供养人员的招录,形式也有很多,比如国考、各地省考、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各地人才引进考试、各地教师考试、社区工作者考试、各地辅警考试等等,这些最后汇聚到财政供养人员这个序列中,只是其中有一部分是公务员,一部分是事业编,还有一部分是属于临时聘用的合同制财政供养人员。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财政供养人员已经成为了就业的一个主要去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