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速断保护与过电流保护有何区别?

如题所述

电力系统中的电流保护,包含“三段式”电流保护,即:电流速断保护、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对于一般电力线路,大多采用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

二者联系:都是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取得电流,作为保护动作的依据,因此两种保护在采用继电保护时,电流继电器是串联接入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对于微机保护装置,采集一个电流值,用逻辑来判断保护是否应该动作。

区别:1、速断保护一般保护的线路的短路,因此动作值较大;过电流保护一般用于过负载保护,因此动作值较小。

2、速断保护动作时限较短、甚至为动作无时限;过电流保护必须要设置时限,而且必须与上、下级之间的相配合,各级之间的级差能够确保保护动作的灵敏性和快速性、可靠性(该跳闸的必须跳闸、不该跳闸的不能跳,不能出现故障范围扩大化)。

上图中KA1、KA2和KA3分别为三级线路的过电流继电器,各自的动作时限分别为t1、t2和t3,此时动作时限的设定,必须满足:t1>t2>t3,也就是:t1=t2+△t,t2=t3+△t,以确保下一级出现故障时、对应的过电流保护动作,且上一级保护不会动作,避免事故扩大化。

3、保护的范围区间不同。

速断保护:由于可靠系数的存在,保护范围小于被保护线路的全长。瞬时电流速断保护范围,一般达到被保护线路的全长的80%即可。

过电流保护:保护范围为被保护线路的全长,甚至可以延伸到下一级线路部分。

图中,KA1为速断保护继电器、KA2为过电流保护继电器,各自的保护范围见图中对应颜色的直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1-06

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区别:

1、时限不同

过电流保护:是带有动作时限的;

电流速断保护:则不带动作时限。即当短路发生时,它立即动作而切断故障,故它没有时限特性,常用来和过流保护配合使用。 

2、保护范围不同

电流速断保护:保护范围小于被保护线路的全长。瞬时电流速断保护范围是被保护线路的全长的80%;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范围是被保护线路的全长或下一回线路的15%

过电流保护:保护范围为被保护线路的全长至下一回线路的全长。

扩展资料

过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是指保护中电流互感器与继电器的连接方式。正确地选择保护的接线方式,对保护的技术、经济性能都有很大影响。其基本接线方式有三种:三相三继电器的完全星形接线方式,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两相一继电器的两相电流差接线方式。

其中三相三继电器完全星形接线方式,对各种形式的短路都起保护作用,且灵敏度高,而两相两继电器不完全星形接线和两相一继电器的两相电流差接线方式,只能对三相短路和各种相间短路起保护作用,当在没有装电流互感器的一相发生短路时,保护不会动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流速断保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电流保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