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良心的作用中正确的是

如题所述

关于良心的作用中正确的是行为中的评价。

良心对行为的道德调节的作用的特性之一是它的彻底性,彻底性的第一个表现在作用的深度上,“对于道德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用中国传统的伦理语言来说,良心最易使人“慎独”。

《礼记·中庸》中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但如何作到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的慎独呢?良心的作用十分关键。《诗经·大雅·抑》中说:“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这是说看看你一个人独处屋中时,即使房门紧闭,你也仍然要提防“屋漏”(屋漏在古代是指室内西北角北墙上的小窗,人在此处独处时没有别人监督,但古人认为上天会透过小窗监视,因此不能面对苍天起邪念)的亦即,“天眼”是无时不在地注视着你的,实际上对每一个个体而言,这一“天眼”只能是天良或良心。

良心作用的特色之一是使人无处遁形,比较一下良心的这种内在和深入的制约与许多外在的制约手段(比如法制)和勉强的义务要求的区别,就不难看出,良心的作用是最有效的。良心的作用的彻底性还表现在其作用的时间维度上,亦即,良心对人的调节表现在行动之前、行动之中和之后,在行为发生之前,良心的作用表现为对动机的发动、评判和监督。

社会意义:

1、良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反映,是人们的各种道德情感、情绪在自我意识中的统一,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良心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的范畴,是一定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因而也没有所谓抽象的良心。良心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判断、指导和监督的作用。

2、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