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生就业这么难?

如题所述

大学生就业面临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因素:

1.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供求失衡,导致就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2. 技能与需求不匹配: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技能与实际工作需求不匹配,这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面临挑战。

3. 缺乏经验:许多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这使得他们在找工作时处于不利地位。企业通常更愿意雇佣有一定经验的候选人。

4. 地域限制:就业机会可能在特定地区或城市集中,这使得一些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受到地域限制。

5. 就业歧视:某些行业可能存在对于性别、年龄、民族等方面的歧视,这可能会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不公平的影响。

6. 经济形势:经济不景气或不稳定的时期,企业可能减少招聘,导致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要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技能,积累实习经验,拓宽就业渠道,加强自己的竞争力,并灵活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5
1: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
2: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3: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4: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5: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