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学术妲己”对招生有多大影响?

如题所述

在最近的讨论中,很多人都谈到对招生的影响。
环境对个体的影响程度毋庸置疑,此类丑闻往往导致对校方教育理念、管理能力的批判,其实就是对学校的不信任。
所以不少网友确信这事儿会影响招生,校方一定焦头烂额。
网友相关讨论
但过往事实多次证明,学校短期内的舆论形象容易受损,招生、报考热度等大趋势却很难受舆论影响。
以考研择校为例:
在做判断和选择时,绝大部分同学优先考虑的一定是分数线、报录比、真题风格等主要因素,舆论形象和负面新闻只是次要因素之一。
现在嘴上骂得凶,填志愿的时候该填还是会填。
或许有一两位同学会因“理念不合”放弃报考,但难免也有人抱着“捡漏”的心理进场。
此外,黑红也是红。
如此高频率的曝光,可能使得原先忽略了川大的部分考生重新注意到它,于是更多人进入到了“了解学校—选择报考”的路径中。
高校并非象牙塔,从来不缺丑闻。
就这“川大女生地铁偷拍”一事,已直接或间接牵出了河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校。
还有同样受到“学术妲己”波及的华南理工大学,疑似殴打川大学生的成都体育学院学生,南开大学新传研究生7天完成毕业论文,甚至是之前热度更高的山大学伴事件、复旦研究生pc、厦大洁洁良......
几乎找不到“零丑闻”高校,学术不端、师生品行、压分歧视 等各类丑闻实在太常见。
连几年前的新闻,现在大多数人都想不起,如果真影响招生,那可能全世界的高校都得焦头烂额。
不过也需看到,在新媒体时代,用户参与的积极性显著推动了舆情传播。
各种问题的讨论量都上来了,解决问题的的效率和态度却没跟上,一些零碎问题可能不会有太多人计较。
但如果多几次大的舆情事故,品牌和信誉受损是肯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