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如题所述

因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战略上生存就成了问题,然而西南、江南、华南等地都有国民党的重兵布防,所以只有出其不意。

西进北上冲破敌人的重重防线,向西北敌人力量薄弱之处发展才有可能求得生存,从而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所以,在遵义会议上红军果断地决定要进行长征的战略转移。而事实证明这一抉择是正确的。

拓展资料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直接原因是国民党围剿力度空前强大,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具体原因是由于博古李德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导,屡战失利。

    红军长征,是在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发生的,也是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但国民党蒋介石仍顽固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动100万大军“围剿”红军和各苏区,其中以50万兵力直逼中央苏区。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红军从而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1

因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战略上生存就成了问题,然而西南、江南、华南等地都有国民党的重兵布防,所以只有出其不意,西进北上冲破敌人的重重防线,向西北敌人力量薄弱之处发展才有可能求得生存,从而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所以,在遵义会议上红军果断地决定要进行长征的战略转移。

拓展资料: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8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敌人实力强大,二是我党犯了错误。

知识拓展:

长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 从一定意义上说,困难是政党进步最稳固和最靠得住的阶梯。真理往往都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找到的,困难是寻找真理的加速器,困难越大,人们离真理就越近。艰苦卓绝的长征使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接近、检验和接受真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11-30
1927年8月,国民革命军内的共产党发动南昌暴动,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九月发动了攻打长沙的秋收起义,也被镇压了。共产党开始实行,“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的网络试控制,建立农村局部政权。1930年十月,国民革命军在剿灭残余军阀后,开始对中共江西和鄂豫皖的苏区进行前后五次,历时四年的围剿。1933年十月至1934年一月,中共的第五次反围剿遭到残败,农村政权相继丧失,根据地日益缩小,中央红军被迫逃亡。这就是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起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