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江山改姓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如题所述


大明江山改姓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胡惟庸、李善长之死,并非朱元璋为后世之君;拔刺儿,也并不是担心后世之君无法驾驭开国功臣,而是国家形成之初必须要经历的一种政治斗争所造成的结果!
胡惟庸、李善长是明初文官集团的代表!有人说,朱元璋大杀功臣,都是为了给后世之君;拔刺儿,其实这是最大的误解!
胡惟庸案的发生,就政治层面而言,是相权与皇权的绝对冲突;从李善长主政中书省开始,相权就不是一般的大,直接大到了代皇帝行使政权的程度!那么又有人疑问了,相权最初不就是朱元璋自己给的吗?既然要给,后面为什么又要抢回来?而且代价是;杀功臣!
明朝初期,政权初建,为了让国家能有一个牢固的政治体系,皇帝放权是必要的;如果皇帝不放权,各位大才们就不能尽展其才华,为国家建立一个稳定、牢固的政治体系!
这当中,无论是启用前朝的官员,还是效仿前朝的制度,都是为了能够尽快恢复国家机构的大概框架,好让新朝尽快恢复政权的运营!
都说打天下需要人才,所以才聚集那么多的谋士为打天下的人出谋划策!可是得天下以后,百废待兴之中需要重建国家政治体系才是最难的;因为那需要更多的人才,而往往在这个时候,前朝对施政颇有经验的各级官员就成了新朝拿来充盈各部各院的人选!而各部各院的建立个正常运营,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这个过渡期,就需要皇帝勇于放权,就跟打仗一样,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才能最终赢得天下!
李善长、胡惟庸,在建立明初政治体系的事业中是居功至伟的;朱元璋想要有一个平稳的天下,必须依靠他们帮忙建立各部各院;所以权利也必须放下去,甚至各部官员的任免皆由丞相做主!等到国家各部机构形成了基本雏形,那么代皇帝行使政权的人使命也就基本完成了!
俗话说,放权易,收权难!权利这个东西太诱人,好不容易到了人家手里,想要顺利地收回来,哪有那么容易!所以不经历血案,是很难完成新的权利过渡的,古来如此!
所以胡惟庸、李善长之死,完全是相权与皇权的激烈冲突而造成的!功成却不想身退,换来的必定是惨烈的大屠杀!
蓝玉之死,是其骄横跋扈的性格凌驾于法律之上,使朱元璋对其早起杀心,后来找借口除之!
蓝玉,明初第二代开国将领的领袖。曾是朱元璋的心腹大将,明朝北伐成功的稻草收割者,蒙元最后的一点儿星火几乎被其扑灭,奠定了大明基本疆土!朱元璋更是将其比作明朝的;卫青、霍去病;对其抱有很大的期望!
可惜,其骄横跋扈,任意妄为的性格,在常年的胡作非为之后,彻底激怒了朱元璋,最终令朱元璋不得不杀他以震慑勋贵!
北伐南返时,夜抵喜峰关,由于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接纳,他于是纵兵毁关,破门而入!朱元璋知道以后,对他大失所望!
奸污蒙元太子妃,后再将其送给朱元璋,朱元璋为此大为恼火!
其对家人以及下属管教不严,数次触犯国家法纪;甚至纵容家奴殴打地方父母官,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导致朱元璋对其早起杀心!
这一桩桩的恶行,早已奠定了朱元璋杀他之心;同时也影响了明初众多勋贵势力,使勋贵成为国家法制毒瘤,为把他连根拔起,朱元璋不得不大开杀戒!
所以蓝玉之死,绝不是朱元璋为了后世之君的安危而扫除所谓的障碍;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和朱元璋的立国之本完全背道而驰!触发龙威无论他将来如何有利于后世之君,他们都必死无疑!
李善长、胡惟庸、蓝玉等明初功臣是完全没有能力造反夺权的,更没有那个胆量,所以也就别谈什么江山改姓了!
很多想要追溯历史的人总是有一个错误的认为,那就是:一个横扫天下的大将军,挥师造反当皇帝那绝对易如反掌!
殊不知在我国悠悠历史长河中,那些可以最终靠努力走上权利顶峰的人物,特别是皇帝,他们对军队的控制权,绝对是空前绝后的!
朱元璋打天下,可谓是手下猛将如云;徐达、汤和、常遇春等等哪一个不是勇冠三军!他们以自己的优秀,再以自己对朱元璋誓死追随的忠诚度;早已制造了朱元璋乃天下共主的时代思想!在结束战乱纷飞以后的一百多年间,朱家天下在世人心中早已是根深蒂固的正统;曾经的战乱之时他们那些人没有机会上位,难道太平之时天下人会允许其作乱吗?
其实在朱元璋得天下以后,大部分的将领逐渐地被削其兵权,早已没有了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蓝玉也是如此,除了战时可以领兵出征,其他时期也不过是在朝廷上上朝,在家享享福!想要调动军队,那还得有兵部的调令!
蓝玉如此,其他各功臣将领皆如此!所以说几十年以后,各大功臣可以随意地让朱家江山改姓,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别说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即便有,他们短时间内也无法征服人心,想到这层,那就更没有这个胆量了!
功臣不死,造反的几率为零,而皇帝大权旁落的现象才是真!
有人总有疑问,朱棣为何会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
其实这都要怪朱允文以及他手下那些幼稚的言官和出谋划策的谋士!有一个词儿叫做;物极必反,正形象地诠释了朱允文对于削藩的作死操作!
朱棣以及各藩王都是朱元璋的儿子,各个分封后都掌握着一方军队!朱棣更是多年统兵,而且担任过北伐统帅!其在军内威望甚高,不输蓝玉等人在军内的名望;蓝玉没有资格夺取天下,可他有!
本来很多事只要循序渐进就能一一解决,可惜朱允文不懂!他想效仿历史上很多皇帝撤藩;可他不知道的是,人家撤藩是经过了数十年的沉淀;而非分封才几年,藩王势力正如日中天之时!就天时来讲,朱允文在继位不久就开始大张旗鼓地撤藩,这完全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所以不用去怀疑朱棣为什么会成功,而且成为历史之唯一!
如果李善长、胡惟庸、蓝玉都不用死;那么大明王朝最终的结局无非就是:
李善长退休养老,养尊处优,成为一方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而胡惟庸掌握朝廷大权,代皇帝行使政令,在朝堂一手遮天!而蓝玉,则继续纵容家奴横行乡里,偶尔上上朝,对朝中琐事嗤之以鼻!
当然,如果有这些人在,皇帝就无实权,也就不能随心所欲!也就不会有什么;削藩政策,也就更不会有什么;靖难之役了!
也许我们不敢相信,这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继续存在,一切的悲剧才不会上演,一切都会处于安静之中!
我们可以脑补一下:
胡惟庸掌握朝堂,代天子治国,享受无限尊荣。他只能乞求天下太平,自己的工作量就少一点儿,一天也少操点儿心!
有胡惟庸在,政治集团掌握国家命脉,蓝玉就是个闲人,他就该钓鱼钓鱼,该下棋下棋;除了犯法的事做一堆,他才懒得去思考该不该让朱家天下改姓!
朱允文没有实权,一天天的除了吃山珍海味的御膳,就是跟宫女玩儿捉迷藏!哪还有什么削藩的想法!没有削藩的骚操作,自然不会激怒朱棣造反!
朱棣没有被逼到走投无路,他绝不会去抗造反的大旗!因为朝中的胡惟庸、蓝玉等都不是平庸之辈;他会顾忌这些的!
就这样,上面有一个不问世事的傀儡皇帝,下面有一堆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的;土皇帝,大家你不管我我不管你,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种局面才是最和谐稳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