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么对付不守纪律的孩子,来自神圣午睡

如题所述

怎样对待不守纪律的孩子

我们时常责怪孩子不遵守纪律。其实,只要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就不难发现,孩子的一些违规行为实际上是可以通过老师或者是活动内容的改善可以得到控制和调节的。

一般情况下,孩子表现自我往往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他们期待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由于在家都为独生子女,所以家中人的目光始终离不开孩子,在家长密切关注下长大的孩子始终有一种优越感,他们自认为,所有的人都会投以家长同样的关注对自己。可是,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角色忽然发生了转变,幼儿的自我优越感受到了威胁,不再是许多人围绕你了,因此为缓解这种情况,为了使老师能多给予些关注的幼儿就得想办法了。所以在区域活动中,老师对遵守规则的良好表现没有给予注视、鼓励,当我走到区域角去问孩子问孩子在玩什么,为什么还不回去坐好时,孩子则有了被关注的机会,因此为获得同等的机会,孩子便不断的以违规来引起老师的关注,导致原本遵守纪律的几个孩子也变得不想遵守纪律。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妥善的处理成了难题,在这个组织的过程中,老师的评价作了适当的调整,以鼓励孩子的形式——我们是讲礼貌的好孩子。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开始有了转移,更多投放在了守纪上来获得老师的关注。这样一来孩子为了得到关注表现出了良好的秩序,不仅保证了孩子能愉悦有序地体验游戏的快乐,也使幼儿养成了对纪律意识的建立。

当我第一次叫孩子回来坐好时,有几个非常自觉,我应该及时抓住这个鼓励的机会,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榜样,引导他们应该怎么做。第二次叫孩子时,可以去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玩得这么投入,可以把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作为第二个主题来上,这样孩子就会自觉得遵守纪律了,而且下个主题活动的兴趣肯定很髙。第三次叫孩子,使用了 “哄骗”的方法,可是,此时的宇宇和芮芮已进入了游戏中,并达到了高潮,因此我们心态仍处于高峰还没得到满足,这说明孩子的自控力还没有完善,无法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或行为调节过来,因此宇宇和芮芮仍没理会老师的话。孩子是任情任性的,当一个孩子发生违规事件时,是紧盯一个放弃一大批,或是面向大多数幼儿对他置之不理,还是……在现代社会中的孩子,由于受其年龄特点与家庭、社区的影响,当幼儿在利他、利我的秤杆上有所选择时,指针就偏向利我靠拢,应该让孩子的这种思想得到淡化。

在我们探究孩子为什么不遵守纪律时,就要善于发现、洞察其背后孩子门的需要与动机,这样才有可能成功,班级常规才可能搞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