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是不是因为欧仁妮皇后对他进行了劝说,所以放弃了最后一次起义?

真是这样的话,拿破仑还是个性情中人啊

  拿破仑被囚禁后,曾两次起义,但是都被镇压下去了。

  第一次战败被流放厄尔巴岛,那里距离欧洲大陆很近,环境幽雅,并且拿破仑保留了皇帝头衔。

  第二次,百日政权失败后,被流放到了荒凉的圣赫勒拿岛,据说他零食的时候,想喝一杯咖啡的愿望都没有实现,身边也没有了亲信,只有那些欠了债为了躲债的人才愿意跟他一起住在岛上。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

  欧仁妮·德·蒙蒂若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欧洲美女。但是她依然无法改变拿破仑失败的命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07
你说的是滑铁卢战役战败之后的事情吧,尽管叫做惨败,实际上此战法军伤亡只是比英普联军多了几千人而已,以前反法同盟伤亡几万,拿破仑的法军伤亡才几千,那才叫反法同盟惨败。

关键问题在于,滑铁卢战役战败后,法国国民议会不愿意继续战争,逼迫拿破仑退位,以求和欧洲各国停战。当时法国实力损失并不算大,本土并未被入侵,还能动员50万以上的大军,依然能和反法同盟军一战,比大革命初期形势好多了,所以法国民众,还有拿破仑的将领都支持拿破仑解散议会,建立真正的独裁统治来保卫国家。

最终拿破仑还是决定退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虽然他登基为皇帝,但法国实际上已经是资产阶级国家,和封建帝王不同,他的权力是受到代表资产阶级的国民议会制约的。和东方不同,议会在西方有历史悠久且至高无上的权力,英法历史上,和议会对着干的,无论是英国的查理,法国的路易,甚至不是皇帝的罗伯斯庇尔,无一例外都被送上了断头台,显然拿破仑不想步他们后尘。

其次,在和拿破仑长期交战中,反法同盟也逐渐抓住了拿破仑的弱点,那就是大规模战役中,他分身乏术,所以反法同盟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避开拿破仑锋芒,专门打击他手下将领统帅的部队,令拿破仑疲于奔命,意识到自己军事优势也逐渐消失。

最后,拿破仑也是急流勇退,为自己争取一个好一点结局,所以他主动向英国投降,英国出于制约欧洲各国的目的,拒绝了处死拿破仑的要求,而是把他放逐到英国控制的圣赫勒拿岛。至于欧仁皇后的劝说,这只是次要中的次要因素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4-06
一楼说的是拿破仑一世,和欧仁妮好像没关系吧。
第3个回答  2015-01-05
起义?追问

我以前好像看到过,说他滑铁卢之后被捕之前还有一次起义机会,是受到欧仁妮劝说才放弃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