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发现桃花水母
5月11日从四川仁寿县水务部门证实,该县景贤乡村民闵俊良在巡视鱼塘时,突然看到鱼塘里成片出现了一些不明生物,这些生物晶莹剔透、一张一合地游走,像桃花瓣散落水中一样,非常好看。这一现场引起了许多村民的热议,大家纷纷前来围观。闵俊良担心鱼塘水质的变化,他立即电话向水务部门进行了报告。
仁寿县水务局水产站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经过仔细观察后,明确它是一种淡水的水母,这种水母很原始,在恐龙时代以前就产生了,也被称作“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多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在同意村2社的鱼塘中发现,说明该地附近无污染源,水质偏酸性,适合其生存和繁衍,因此对养鱼、对人畜都无害。
仁寿县水务局专业人员提醒,桃花水母对生长环境很挑剔,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后,存活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三天。请大家千万不要随意打捞桃花水母,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善,相信这种珍稀品种会越来越多见。
生活习性
桃花水母常出现在温暖的水域中,温度至少为25℃,但水温不能高于32℃。在初夏5月水温14℃和深秋11月水温12℃时都曾采到,其生存水域的pH为6.5-8.0,以每年6-10月的夏秋季节出现最多。这是因为适宜的水温和充足的食物使其大量繁殖,往往在7-9月达到高峰,10月底或11月初后桃花水母群体数量迅速下降,此后便销声匿迹。同一地点常年(或每年)出现的现象十分罕见。桃花水母对日光有正向反应,喜弱光,有一定的趋光性,早、晚分布在水的上层或表层,中午光照强、水温高时则多分布于水的中下层。
自然界的桃花水母在低温、富营养及饥饿的不利环境条件下,螅状体可收缩,分泌一层坚硬的保护膜包被身体,成为休眠体(podocyst)。有学者认为,休眠体能通过水生植物、动物(如鸟)或人为的因素,而使其传播。环境条件改善时,休眠体重新发育为螅状体,其生活史得以继续。所以桃花水母也能在房顶水箱中被发现。也有研究者认为,桃花水母喜生活在富营养的池塘,且胜过寡营养的大湖泊,寡营养的水域中缺少浮游植物,当然也影响小型浮游动物的繁殖,桃花水母就没有了生存的饵料条件,只要不是长期的严重的富营养化的水域,还是有可能出现桃花水母的。
桃花水母在何种水体中出现有两种原因决定:其一,它对水质要求极高,周边环境的细微变化都会导致其消失;其二,桃花水母无性生殖世代的水螅型不发达,螅状体大小仅有0.5-1.0mm,附着在水下腐败植物、岩石和树桩等物体上,体表有粘液,常粘附着一些碎屑,将身体部分地遮盖,一般极难被发现和认识,其萌发成水母体的机制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