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的幼虫叫什么?

飞蛾的幼虫叫什么? 我需要它的图片。。。 还有飞蛾的习性

飞蛾的幼虫叫毛毛虫。

毛毛虫一般指鳞翅目(蛾类和蝶类)昆虫的幼虫。具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为5对,有的幼虫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刚毛,人碰到的话皮肤会红肿。

扩展资料:

毛毛虫的危害

毛毛虫中还有一种叫剧毒十二点,它的体内含有剧毒。这是一种生活在巴西南部的飞蛾幼虫。

尽管,我们对毛毛虫的恶心模样早就有心理准备,可是这种巴西毛毛虫恶心的模样还是吓了我一跳。从它身上漂亮的保护色便可知道他的毒性也不容小视。据说每年都有许多人因这种毛毛虫毒而死亡。但这种毛毛虫的毒素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抗凝血剂,可以用于突发事故伤口的处理。

毛毛虫掉到人身上,其众多的刺毛接触皮肤后可断折,毛腔内的毒液便注入皮内,因毒毛的毛腔内充满毒液可引起皮肤剧烈瘙痒与疼痛,有时痛得像被火烧一样。被蛰伤的皮肤中心可有小丘疹,痒痛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或更久。毛毛虫皮炎是在某一部位出现大小一致、且数量较多的红色丘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毛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5

飞蛾的幼虫叫毛毛虫。

毛毛虫是鳞翅目(蛾类和蝶类)昆虫的幼虫。具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为5对,有的幼虫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刚毛,人碰到的话皮肤会红肿。

鳞翅目是昆虫纲中最常见的一目。色彩美丽,成虫体肢和翅满被鳞片和毛,故2对翅为鳞翅,且前翅大于后翅;虹吸式口器(原始的小翅蛾类上颚发达,为咀嚼式);触角丝状、双栉状、栉状、棍棒状等多型;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单眼。

幼虫也叫毛毛虫,蠕虫状,具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为5对。幼虫体上生有刚毛,对刚毛的排列和命名称毛序,在分类上有重要意义。约有112000种,包括蛾类和蝶类。

扩展资料

飞蛾的习性

1、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常有趋光性。成虫活动主要是飞翔、觅食、交配和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有些成虫有季节性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如粘虫、稻纵卷叶螟等。

2、蛾类利用光线来做为罗盘导航,且进化成会利用眼睛里固定的部分来接受光线。只要光源十分遥远像是太阳或月亮,飞蛾眼里所接收到的光的角度会近乎一致地平行,这时飞蛾只要大约朝直线方向行进,视觉成像就能维持不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毛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19

  幼虫也叫若虫和稚虫,昆虫发育的第二个阶段。即从卵孵化至幼虫化蛹的过程。不完全变态类型中,幼虫也叫若虫和稚虫,它们没有蛹这一发育阶段,从幼虫直接发育为成虫;完全变态幼虫老熟即进行化蛹。昆虫的幼虫期是昆虫生长最快的阶段,有些蛾类幼虫从孵化起至老熟化蛹前止体重增加达万倍。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毛毛虫一般指鳞翅目(蛾类和蝶类)昆虫的幼虫。具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为5对。
  鳞翅目(Lepidoptera)是昆虫纲中最常见的一目。色彩美丽,成虫体肢和翅满被鳞片和毛,故2对翅为鳞翅,且前翅大于后翅;虹吸式口器(原始的小翅蛾类上颚发达,为咀嚼式);触角丝状、双栉状、栉状、棍棒状等多型;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单眼。全变态。幼虫蠕虫状,具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为5对。幼虫体上生有刚毛,对刚毛的排列和命名称毛序,在分类上有重要意义。约有112000种,包括蛾类和蝶类。
  毛毛虫什么时候变成蛹?什么时候成蝶?
  大约在一年中的春夏两季,3-5月份.
  成虫是蝴蝶发育的最后阶段。成虫羽化之初,蛹壳于蛹翅之间,前中后三胸节的背中线以及头、胸两部分的连接线 3 处同时破裂。头部附肢(触角及喙管等)及前足先行伸出,中足、后足和翅随即拽出。足攀着他物后,体躯随即脱离蛹壳。柔软皱缩的翅片,会在 5~6 分钟内迅速伸展开来。但这时的翅膜尚未干固,翅身还很柔软,不能飞翔。必须再隔 1~2 小时,才能展翅飞向天空。
  毛毛虫糗事一拨拨
  法国的一个科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些毛毛虫有个跟随的习惯,就是总会跟随前面的毛毛虫.科学家把毛毛虫放在花盘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 毛毛虫花盘不远的地方放着毛毛虫喜欢吃的和玩的东西,但是毛毛虫从一开始就只是跟随前面的爬,一个接一个的爬,竟没有发现身边的美食.终于在几天过去后,因饥饿和劳累全死了。
  毛毛虫变蝴蝶
  捉条蝶类毛毛虫,放入玻璃瓶内,里面放些嫩枝,青草,瓶口用纱布盖住,扎紧。你将看到,虫子拼命蚕食草叶。
  不久,虫子长的很肥,慢慢的身体表面变成绿色或棕色的硬壳,成为蛹,蛹不吃也不动,但在壳内发生着剧烈的体态变化。
  几天后,蛹变成了成虫,蝴蝶就从裂开的蛹壳里出来。这时它的翅膀是折叠着的。你将纱布取下,把蝴蝶从瓶里放出,待它身子干燥后就会展翅飞舞,在鲜花丛中游戏。
  成虫完成产卵任务后便死去,卵经过发育又孵出毛毛虫。
  现在你明白了,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阶段对人类有害,要吃作物的叶子。但成虫蝴蝶或蛾大多数却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对人类也有益处。
  毛毛虫有至少16条腿.
  毛毛虫:昆虫世界的小巨人
  这是一种生活在巴西南部的飞蛾幼虫。尽管,我们对毛毛虫的恶心模样早就有心理准备,可是这种巴西毛毛虫恶心的模样还是吓了我一跳。从它身上漂亮的保护色便可知道他的毒性也不容小视。据说每年都有许多人因这种毛毛虫毒而死亡。但这种毛毛虫的毒素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抗凝血剂,可以用于突发事故伤口的处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0-14
叫蚕 毛毛虫  在昆虫中,飞蛾是蝴蝶的姐妹,属鳞翅目,异脉亚目。飞蛾虽则没有蝴蝶漂亮,但它们的恋爱方式却差不多。
  在雌蛾体上长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即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的扩散传布,把雄蛾从遥远的地方招引来,进行交尾。性外激素分泌的量虽然很少,但作用却很大 。据说一只雌性舞毒蛾只要分泌0.1微克的性外激素,就可以把100万只雄蛾招引过来。雄蛾的嗅觉器官特别发达,它们的触角往往长成羽毛状或栉状,从而对雌性蛾所释放的性外激素感觉十分灵敏,几乎可以感知只有几个分子的信息。有人用舞毒蛾做试验,当风速在每秒100厘米时,雄蛾对4.5千米以外的雌蛾性外激素仍有反应,但除去触角后就失去了这种反应。
  飞蛾这种以气味传情,寻找配偶的方式,在生物学中称为“化学通讯”。
  飞蛾是完全变态昆虫,它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幼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与成虫完全不同。除少数种类成虫吸食果汁外,大部分成虫不危害农作物,幼虫则大部分危害农作物、果树、林木。因此,人们就利用飞蛾的“化学通讯”特点,分离和测定了许多飞蛾类害虫性外激素的结构,并进行人工合成,用来诱杀雄性飞蛾,以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飞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在光亮处聚集,因此民谚有“飞蛾扑火自烧身”的说法。
  飞蛾晚上是以月光来判别方向的并且总是使月光从它的侧面并保持一定角度进入复眼,因为月亮离地球很远而飞蛾容易误把灯光火光误认为月光并且以螺旋轨迹围着灯光打转甚至扑入火中。
  很多夜行昆虫扑火是因为夜晚花朵反光,而且越鲜艳其紫外线反光越强烈。夜行昆行由于强烈光源的吸引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