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

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2、《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扩展资料:

斯诺对于红军的描写可谓是花了不少笔墨,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些年轻的红军娃娃们。

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家人多被日军或是国民党军迫害致死,可他们却不会显得太悲伤,每天都唱着快活的歌。

并不是他们冷血到不会心痛,而是因为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生存有着一种自信的感觉。

这些年纪轻的红军们,并不会不懂事,他们像老红军一样遵守纪律,军队里也融洽团结,更值得肯定的是,红区中重视教育,这些小红军们也乐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也尤其为红军这个团体感到自豪。

这并不是个例,而是红军中普遍的存在。也正是这样一个凝聚力极强的军队,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长征旅途。

从江西出发,向西后向北,最后到达陕西,途中困难数不胜数,爬过18条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穿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飞越大渡河、穿过大草原,红军所面临的困难超乎想象。

毛主席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地写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样的经典名诗,将长征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星照耀中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3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扩展资料: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

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10 月,《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出版,一问世便轰动世界,在伦敦出版的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七次,销售10万册以上。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美国历史学家哈罗德·伊萨克斯的调查说明,作为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的主要来源,《红星照耀中国》仅次于赛珍珠的《大地》。

《大地》使美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老百姓,而《红星照耀中国》则使西方人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这一种思想武装,使得一批青年,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

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

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这样,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星照耀中国




第2个回答  2020-01-28
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2、《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扩展资料:

斯诺对于红军的描写可谓是花了不少笔墨,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些年轻的红军娃娃们。

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家人多被日军或是国民党军迫害致死,可他们却不会显得太悲伤,每天都唱着快活的歌。

并不是他们冷血到不会心痛,而是因为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生存有着一种自信的感觉。

这些年纪轻的红军们,并不会不懂事,他们像老红军一样遵守纪律,军队里也融洽团结,更值得肯定的是,红区中重视教育,这些小红军们也乐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也尤其为红军这个团体感到自豪。

这并不是个例,而是红军中普遍的存在。也正是这样一个凝聚力极强的军队,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长征旅途。

从江西出发,向西后向北,最后到达陕西,途中困难数不胜数,爬过18条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穿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飞越大渡河、穿过大草原,红军所面临的困难超乎想象。

毛主席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地写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样的经典名诗,将长征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2-09
红军精神是:指红军在极其险恶和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坚韧不拔,英勇顽强,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精神。
红军总是以胜利为目标而坚决执行的信心和决心。在红军中,所有的指挥官和士兵在接受命令时,都会在行一个标准的军礼的同时坚定地说:“保证完成任务!”
如果要从红军中找出一句最能表现红军精神的标志性话语,那么,“保证完成任务”就是这样的标志性话语。
“保证完成任务”体现了红军崇高的精神信仰。红军的伟大和卓越源于他们坚定不移的信仰。有了坚定的信仰,团队将无往而不胜;有了卓越的信仰,组织将不会为生存而挣扎;有了崇高的信仰,个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保证完成任务”说明了红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团队。个人要想取得大的成就,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当一个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团队联系在一起时,团队才能超越个人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同作用,进而产生1+1>2的效果。
“保证完成任务”说明了红军战士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战士。他们敬业、专业、精业、他们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们认真、负责、精诚合作,他们自动、自觉、自律,人类所有的优秀品质都在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
第4个回答  2017-09-12
红军精神:“保证完成任务”反映了红军总是以胜利为目标而坚决执行的信心和决心。没有胜利,就没有一切。这是团队取得生存权和发展权最根本的保证。明确的目标是胜利的前提,只有持续不断地取得胜利,才是真正的成功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