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国共关系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国民党:1894建立兴中会、1905年建中国同盟会、1912年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共产党:1921年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共的成立,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2)大革命时期-- 合作 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影响:基本消灭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国共第一次合作
(3)土地革命时期--分裂 原因: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影响: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带来可乘之机
(4)抗日战争时期--合作 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影响: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5)解放战争时期--分裂 原因:蒋介石发动内战,实行独裁
影响: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
(6)通邮、通商, 和缓松动;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1年叶剑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主张国共对等谈判, 为解决台湾问题,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②1980年以后,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已经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③2005年4月底—5月初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揭幕开了两党合作和两岸关系的新篇章。
④趋势:“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海内外中国人共同心愿,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2、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规律与认识
(1)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
(2)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合作与分裂都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我们从中得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3)中共调整与国民党的关系说明,中共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方针,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4)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或合作对抗,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这表现为: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工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03
维护好表面的和气,笑里藏刀,为了抗日被迫联合,但摩擦不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