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钢筋抽样:为什么我的基础层高设置为2米,计算出来的钢筋长度为6050/3?

广联达抽样钢筋:基础层为2000(基础承台高650),首层高度为5500(框架梁高800),为什么计算基础层柱子的钢筋量为6050/3+650-50+15d呢?

首先你这个算式是钢筋长度,不能说是钢筋量,你这样写大家看的时候不好理解。
基础承台650mm。基础层共2000mm,那么柱高1350mm,首层高度为5500mm,扣减框架梁800mm剩余柱高4700mm,得出首层柱高为6050mm。柱纵筋长度应该为6050mm+锚入基础长度+上层露出长度
锚入基础长度:基础承台650高,50为钢筋保护层。根据规范要求,纵筋锚入基础底后弯折15D
所以是650-50+15D
上层露出长度:根据钢筋规范要求嵌固部位露出长度为柱净高的1/3,广联达计算时取理想化数值,所以露出长度为柱高的1/3.

实际广联达计算柱钢筋时是看你如何分层的,像你写出的算式可以理解为你把首层柱分成了两部分,在基础层内画一部分,然后在首层内画另一部分。所以在算钢筋量的时候广联达也要分两步计算。首先是基础层柱钢筋,然后是首层柱钢筋。
你这个算式6050/3+650-50+15D是第一步:
6050/3(纵筋插入基础后露出首层柱高的1/3)+650-50(纵筋锚入承台底面-钢筋保护层)+15D(锚入基础底面后弯折)

接下来还有第二步:
6850(柱高加梁高)-6050/3(扣减重复计算的量)+max{二层柱高/6,柱长边尺寸,500mm} (二层露出长度按规范非嵌固部位从柱净高1/6,柱长边尺寸,500mm中取最大值)
这些都只I是广联达默认的计算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在钢筋计算设置里进行更改,在画图之前还是要仔细的看结构设计说明。以免钢筋量计算错误。
希望能帮你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