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诗的全部意思

如题所述

    原文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文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

    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苏轼常用诗歌来讲道理,所选取的意象大多简单明了,却能触及到幽微难言的哲理,引人深思。苏轼此诗的意蕴与写法,可能受到上引佛经与韦诗的启发,诗人以佛渴形式写出前后,两句都是一假设一反问,寓答于问,说明要奏出悦耳动听的曲调,仅有琴或妙指即高明的弹奏技巧是不行的,这就启迪人们: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结合的结果,此诗表现出诗人探究事物真谛的浓厚兴趣,也显示出诗人朴素的辩证思想,写得天真活泼,机趣横生。


    从字面上看是说,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

    苏轼在这首诗中思考是: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根据科学依据可知,其实,琴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不光需要靠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敲击钢丝 ,产生振动发出,人的手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

    由于钢丝的粗细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键,木槌就会敲击相应的钢, 发出不同的声音。

    该诗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佛教视有为无,视生为灭,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减,音乐的真实即虚无,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要以“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题沈君琴》否定了琴、指两者和音乐之声的关系,其思想和《楞言经》“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两圆离,是则常真实”相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4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思考的问题是:琴声从何而来?
回答:任何一件事都是由几个因素相辅相成的,没有琴就无法听到美妙的琴声,没有手也听不到动听的琴声。
追问
苏轼在这首诗中所思考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20-12-30

小学必背古诗之:琴诗(苏轼)宋

第3个回答  2015-04-20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思考的问题是:琴声从何而来?
回答:任何一件事都是由几个因素相辅相成的,没有琴就无法听到美妙的琴声,没有手也听不到动听的琴声。追问

苏轼在这首诗中所思考的问题是

回答

追答

上面不是写了吗,思考的问题是:琴声从何而来?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5-12
孓)^^~^^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