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吝赐教以下问题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8181547.html

如题所述

Q1:"我真不知道我数学的真实水平到底怎么样;"
A:初中数学的好坏对高中数学影响并不大,关键是到了高中有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Q2:"不过,主要是计算问题,一碰到计算就烦恼,因为就算我使劲算,到最后结果,还是错的,需要好几次重复才能做对;"
A:对于计算,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平和的心境,一遇到计算心里就烦、打心底里就抵制计算,那当然容易出错了。以前我采用的方法是每天早上起来算一道5位数与5位数的乘法和一道5位数与5位数的除法,然后用计算器检验,习惯计算之后心态就放正了,计算就不容易出错了。

Q3:"第二就是,每次学完之后进入另一个部分的学习,就会连最基础的知识也遗忘得差不多了,做题目的时候怎么也想不起来该怎么操作,o(╯□╰)o啊。"
A:这是配套的练习不够的原因。总的说来,做题要有质量。首先,很多题可以参考例题照猫画虎,但是做完这类题后要多想想为什么这样就可以,什么样的题可以这样做,什么样的题不能这样做。其次,做完题目以后要再看一遍书,这样可以对课本有更深的理解。看看书上每段话究竟在说什么(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看看去掉这段话对理解课本会产生什么影响),进而理清知识脉络。最后,题目做完了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把思路拓广一些。

Q4:最后,我想问个计算的问题,为什么就来最简单的整数计算,一般是带负号的都要想很久呢,我的思维过程是:算过一遍之后,就马上再想一遍,必须要重复几次,才能继续下去。又或者三角函数的题目,我是绕来绕去,看到一堆的分数计算就懵了,时间啊,就这样流逝了。这样之后吧,时间也耽误了,计算也还是错误连篇,我真的没辙了,请问能将思维的过程提供一下吗?
A:这个是因为以前老在计算出错,对计算心存恐惧,所以每算一步心里都觉得不踏实。前面也说了,这主要是心态问题,习惯就自然了。心里始终存有检查的弦是好事,比如锐角三角函数值一定是正的等等。平时学习的时候多注意一些定性的东西用来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注意这里说的是合理,而不是准确)有助于大幅提高计算效率。总的说来,严密冷静的定量计算与合理性的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就可以避免大量计算错误了。

Q5:还有啊,我不知道我的真实成绩到底是怎样的,虽然说年级排名平均在20~30,但我觉得真的不如他们,毕竟,一不小心,计算错误就拉了我一大截,唉!
A:其实在这个排名段的人在计算错误上丢的分大抵相同的,也就是说你应该自信起来,稳步踏实的进步。

Q6:最后,我想问的是,人们说数学培养人的思维,可是对我,我很难认同,因为一些考试的题目,都是连猜带蒙的混过去的,感觉不踏实啊~~
A:数学培养人的思维又不是指数学考试的题目培养人的思维。良好的数学思维不单能解决考试的题目,而且可以修身养性。有空的时候可以读读关于数学哲学、数学思想方面的书,这对正确的认识数学大有好处。对于考试,当然有对应的应试技巧,这也是灵活思维的一方面,并且很多技巧包含着丰富数学思想。不能说定性判断就是蒙,也不能武断否决感性认识,但是事后结合定量分析培养理性思维对学习数学来说还是大有裨益的。

最后,祝你学习进步,从数学的学习中获得真正的乐趣!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