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民族团结的故事,简要介绍一下,50字左右.

如题所述

1  新疆布尔津县哈萨克族爱心妈妈--丽达常年帮扶各族贫困孩子。 8月9号,布尔津县第三小学二年级学生明梅像往常一样,来到哈萨克族阿姨丽达家中做作业,没想到丽达阿姨不仅为她准备了生日蛋糕,还请来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为她庆祝生日。

明梅的妈妈五年前离家出走,一家五口靠父亲捡破烂维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丽达听说了小明梅的情况,就经常给她买衣服、买零食、洗头洗澡、检查作业,每个月还要给她20元零用钱。

2  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3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4  排长是个壮族的军校毕业生,我们部队驻守内地,2003年夏季中原各处大雨滂沱,淮河流域发生了洪涝灾害,上级领导命令我们连、外派一个排兵力,帮助地方抗洪抢险。壮族排长硬是把抗洪任务与我排抢了去,最后它们排立个三等功。从这事中,表现出壮、汉民族亲和友爱的佳故事。

5   1935年5月22日,中央红军北上选遣队司令刘伯承和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在西康省冕宁县举行了名扬后世的彝海结盟,为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凉山弄族聚居区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宗教政策的一次成功实践。

拓展资料: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是祖国统一的基础,因此,必须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既要认真落实民族政策,认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坚决反对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依法严厉打击和制裁分裂祖国的活动。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著名的《团结就是力量》,曾经擂响了各民族团结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铿锵战鼓,吹响了各民族团结建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越号角,时至今日,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一个家庭不团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分崩离析。我国各民族在历经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

当时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必然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的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的独立、自由和统一。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在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过程中,不仅民族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得以空前的光大,而且中华民族从自在的联合走向自觉的联合,团结一致走上了通向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民族团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4

乌兰浩特火车站:“兴安民族团结第一窗”

乌兰浩特火车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多年来,车站立足于发挥好服务窗口的辐射作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努力把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传播给广大旅客和草原人民,赢得了“兴安民族团结第一窗”的美誉。

乌兰浩特火车站把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服务设施和服务环境作为服务各族旅客的重要基础,建设车站环境时,注重突出地域元素和民族元素,让当地旅客有“到站如到家”的感觉。在加强服务的同时,车站还积极开展民族语言进车站、优质服务进站台、爱心接力进家庭、和谐共建进社区、联谊活动进牧区等“五进”服务,把民族团结理念向社会广泛传播。

黄文祝工作室:“只要你来,我就会在这儿”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西山派出所宝山社区警务工作室的民警黄文祝,多年来以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赢得了广大社区群众的喜爱。

语言沟通的障碍、经济收支的拮据、背井离乡的孤独……少数民族“北漂”因此瞬间显得渺小了许多。在老乡的指引下,他们走进了宝山社区警务工作室,困难解决了,面孔也相熟了。在少数民族群众的住处,黄文祝和警务室的工作人员也成了座上客。

小刘热线伴你行:大都市中,少数民族同胞的贴心朋友

在大城市“剩男”愁娶、“剩女”难嫁的今天,上海市黄浦区的“小刘热线”,成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红娘”。“小刘热线”的创始人,是两位热心的回族老大姐——刘月琴和她的妹妹刘健。

作为黄浦区少数民族联合会青年组的骨干,刘月琴姐妹开通了“小刘热线”,当起了“红娘”。一来二去,“小刘热线”在少数民族同胞中树立了声誉。除了提供婚姻介绍服务外,姐妹俩还担负起少数民族风俗咨询工作。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让每位藏族学生在常州也有一个家

创办于1985年的常州西藏民族中学,是全国首批落实国务院“智力援藏”精神的内地西藏班(校)。多年来,该校紧紧围绕“和而不同、藏汉情融”的办学理念,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和美教育”,引领学生了解并主动接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开放包容的胸怀。

从2010年开始,学校开展了“汉藏一家亲——汉藏家庭结对同发展、汉藏学生携手共成长”活动,让每位藏族学生在常州也有一个家。如今,该活动已成为学校“藏汉情融、民族团结”德育品牌特色活动。活动开展7年来,900多位“常爸常妈”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着这些来自雪域高原的孩子。

阿布拉江·穆合塔尔:徒行八千里,结亲百余家

44岁的阿布拉江·穆合塔尔,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阿扎克乡提坚村。近年来,他喜欢上了徒步运动,并且开始热心做公益。

2016年,阿布拉江用18天时间,从乌鲁木齐走到阿图什市,引起轰动。后来,他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从乌鲁木齐走到北京,沿途宣传大美新疆和民族团结一家亲。

经过专业的体能训练和精心准备,今年4月8日,阿布拉江信心满满地从乌鲁木齐出发,踏上了徒步进京的梦想之旅。8月15日下午,背着行囊、风尘仆仆的阿布拉江·穆合塔尔终于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面对鲜红的国旗,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动情地说:“祖国很强大,人民很团结,中华各族人民都是一家人!只要大家更团结,祖国就会更强大!”

拓展信息: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17年,《中国民族报》持续关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发掘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群众公认的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传递民族团结的能量。

(参考资料:2017,那些温暖人心的民族团结故事——中国民族宗教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3

1、1935年5月22日,中央红军北上选遣队司令刘伯承和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在西康省冕宁县举行了名扬后世的彝海结盟,为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凉山弄族聚居区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宗教政策的一次成功实践。

2、2005年至2008年,延边州出国劳务人员达15万人,累计实现收入37亿美元,是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三倍,全州人均年增收4000元.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对外劳务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延边州有关部门努力开拓本地和国内外劳务就业市场,加大赴俄罗斯、非洲等新就业输入地的开发合作力度,为各族群众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3、新疆布尔津县哈萨克族爱心妈妈--丽达常年帮扶各族贫困孩子。 8月9号,布尔津县第三小学二年级学生明梅像往常一样,来到哈萨克族阿姨丽达家中做作业,没想到丽达阿姨不仅为她准备了生日蛋糕,还请来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为她庆祝生日。一次偶然的机会,丽达听说了小明梅的情况,就经常给她买衣服、买零食、洗头洗澡、检查作业,每个月还要给她20元零用钱。

4、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

5、宋柏艳,今年43岁。22年前,大学刚毕业,为了心中的爱,随丈夫买买提·伊明,从祖国最东边的哈尔滨,奔赴祖国最西边的偏远乡村—新疆于田县兰干乡安家落户。由于宋柏艳的出色表现,再经过层层考验,被地委特批在于田县兰干乡小学任教。十几年来,她在“双语”教学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树立了维护民族团结的“标杆”。

拓展资料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民族团结与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是祖国统一的基础,因此,必须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1
新疆布尔津县哈萨克族爱心妈妈--丽达常年帮扶各族贫困孩子。 8月9号,布尔津县第三小学二年级学生明梅像往常一样,来到哈萨克族阿姨丽达家中做作业,没想到丽达阿姨不仅为她准备了生日蛋糕,还请来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为她庆祝生日。 明梅的妈妈五年前离家出走,一家五口靠父亲捡破烂维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丽达听说了小明梅的情况,就经常给她买衣服、买零食、洗头洗澡、检查作业,每个月还要给她20元零用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1-12
1、新疆布尔津县哈萨克族爱心妈妈--丽达常年帮扶各族贫困孩子。 8月9号,布尔津县第三小学二年级学生明梅像往常一样,来到哈萨克族阿姨丽达家中做作业,没想到丽达阿姨不仅为她准备了生日蛋糕,还请来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为她庆祝生日。 明梅的妈妈五年前离家出走,一家五口靠父亲捡破烂维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丽达听说了小明梅的情况,就经常给她买衣服、买零食、洗头洗澡、检查作业,每个月还要给她20元零用钱。
2、1935年5月22日,中央红军北上选遣队司令刘伯承和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在西康省冕宁县举行了名扬后世的彝海结盟,为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凉山弄族聚居区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宗教政策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