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的历史由来?

如题所述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上古:有说法说尧舜时期已有类似新春的庆祝活动,但是未成规模。

殷商:新春起源于殷商时期祭神、祭祖活动。

西周:新春期间开始有农业庆祝活动。

汉朝:形成正式新春礼仪,开始有爆竹,团拜礼仪。官员朝贺天子。

魏晋:开始有鞭炮。开始有守岁习俗。

五代后蜀:开始有春联。

后蜀太子题写的“天地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朝:开始使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明朝:朝拜太上皇,皇帝还要主持郊祀。

近代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春节定义为农历正月初一。中国国民党曾试图废除春节,但不被中国人接受,后以失败告终。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群众“移风易俗”,“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春节之际要抓革命、促生产,大干到腊月二十八,大年三十不歇脚,除夕吃忆苦饭,初一早上就出工。春节不再放假。全国的报纸一片响应之声,要求举国上下“过一个革命化春节”。改革开放后春节休假被恢复。

春节的寓意是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24
  春节起源: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如春节源于腊祭,春节源于巫术仪式说,春节源于鬼节说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第2个回答  2018-12-25
第3个回答  2020-01-18
第4个回答  2020-01-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