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前,拉筋 跟 拉韧带有区别吗?

如题所述

是同一回事,叫法不同而已。
拉韧带必须遵守的原则:

1.在拉筋之前必须先热身;比如说,利用小跑步使体温增加,使肌肉与肌腱处在备战的状态,如此拉筋的成效会提高,也可以减少不当拉筋反而受伤的机会。

2.在拉筋之时不要暂停呼吸;应该很缓慢及深深地呼吸;暂停呼吸,屏气凝神,会使负氧债增加,动作不协调,拉筋受伤的机会提高。

3.在运动之前及之后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记得运动之前要拉筋;而运动后一身疲倦,便连动都不想动;其实运动之后,虽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须再缓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纤维重新调理,恢复疲劳的速度加快,下一次运动时肌肉的条件也会更好。

4.拉筋的动作要缓慢而温和,千万不可猛压或急压。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弹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经及肌腱感受小体的神经讯息,而逐渐地增加伸展的潜力及忍受力。无论是律动式或固定式(连续30秒以上),只要是缓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讳平常拉压不到的筋,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压,或别人施加外力帮忙;只要用力不当,都会反而造成伤害。

5.替换拉筋的肌肉群;对同一个动作,可能有许多肌肉共同组成相同功能的群体,协同地完成动作;但是这些肌肉,因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靠不同地拉筋动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协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撷抗肌也必须对等的拉筋;如果协同肌有拉筋的漏网之鱼,在某一些极限动作便可能登顶不能而受伤;如果撷抗肌没有一些伸展,则在强烈收缩时失去平衡,也会使之受伤。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觉有点"张力"或"酸",但绝对不能到"痛"的程度。有"张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觉神经元正确地反应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痛"的感觉,滨临受伤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热身拉筋,是畅快运动的推进器,也是避免受伤的防护罩。

每一个人,必须把握以上的原则,并建立个人最适合的例行步骤,便之成为习惯;这好像是开车绑安全带一样,不是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开罚单才要做;而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一上车便绑安全带,想运动便热身拉筋;关键都在一念之间的不存侥幸,并享受其中的乐趣;如此,快乐与安全,皆在其中矣。

拉韧带的一些简单方法:

一、 正压腿

面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一腿放在肋木上,另一腿直膝;两手扶按膝关节,立腰收髋;上体前屈并向前、向下做压振动作。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

二、侧压腿

侧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一腿支撑,脚尖稍外撇,另一腿的脚跟搁于肋木上;右臂上举;两腿伸直,立腰开髋,上体向脚尖侧压。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

三、后压腿

背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两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体,一腿支撑,另一腿后举,脚背搁在肋木上,脚面绷直;上体后屈并做压振动作。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

四、仆步压腿

两脚左右开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体向直腿一侧振压。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

五、竖叉

两手左右扶地或自然下垂;两腿前后分开成直线,前腿后侧着地,脚尖勾起,后腿的内侧或前着地;上体向前振压。

六、横叉

两手在体前扶地,两腿左右分开成直线,上体俯卧或侧倾。

七、盘腿前俯

两腿屈膝盘坐,两脚掌相对;两手握住两脚;上体前俯。

拉韧带根据年龄一般有2种方式:

基本上讲,人的韧带在16岁之前和之后是有区别的。16岁之后,骨骼发育基本定型,所以,韧带也就定型了。

年纪小的人,建议他们用振颤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势后,通过振颤运动把韧带拉象极限。这样拉的效果很明显。但是,对于骨骼相对成熟的人来说。这种方法只能带了短期的韧带拉伸。而且十分危险容易受伤。

16岁以上的,建议使用静压法。保持一个极限姿势30秒,休息几秒种,再保持这个姿势。一般建议拉伸的极限姿势不超过30秒。否则可能会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伤。这种静压的方法会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韧带的稳定柔韧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17
有区别,拉韧带是一种运动。
第2个回答  2015-12-17
运动前做些准备动作是必不可少的,拉筋,伸拉轫带是很有必要的。追问

我的问题是; 拉筋 是不是就是 拉韧带 。

追答

是的

第3个回答  2015-12-17
是一样的,韧带的通俗说话就是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