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吃什么习俗

如题所述

1. 天津地区过去有一个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的特产,由白菜芽制成。冬至后,将白菜去茎叶,只留下菜心,离地二寸左右,然后用粪肥覆盖,不透气,半月后取食,口感极为脆嫩,弥补了冬日蔬菜的匮乏。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蔬菜和肉类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2. 在南京,过去人们对小寒有着重视的习俗,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多种多样,有用矮脚黄青菜、咸肉片、香肠片或板鸭丁,再加上一些生姜粒和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3. 在南京,人们也会在小寒这天喝温补鸡汤,因为南京人有着“九九补一冬”的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据说,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钙质也多。
4. 小寒时,人们喜欢吃搜岁羊肉,因为这时气候最冷,人们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5. 在广州,小寒早上吃糯米饭的习俗很盛行。为了避免太过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再加上炒熟的腊肉、腊肠和花生米,以及一些碎葱白,拌在一起食用。广东人很讲究食疗,小寒时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6. 腊八一般在小寒到大寒之间,到了小寒,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腊八这天,南北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佛寺。释加牟尼修行中饥饿难熬昏倒在地,得到好心的牧羊女施予他加了野果的糯米粥,才得以活命,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日,佛家便在这一天熬粥供佛,这一天熬的粥叫做腊八粥,“腊八”也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