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失信的例子有什么?

如题所述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点燃烽火谎称军情,结果各路诸侯集结前来却啥事没有。久而久之,犬戎来犯的时候,周幽王点燃烽火求救,诸侯却不信了。导致了周幽王被杀。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吕布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

    楚怀王失诚信,臣饮恨身投汩罗江。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陈太丘与友期行。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8
周幽王放火戏诸侯,刘备有借没还
第2个回答  2021-03-1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