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出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原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辛弃疾 【朝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扩展资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

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

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02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意思是:面对萧瑟颓败的秋天景象,感觉与自己的心境很相似,却无法说出口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觉得任何表达都不能够说明心中伤愁的痛苦,只能用反语说:好个秋天啊!表达一种对无可奈何的心情。

出自辛弃疾的《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全文如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2-12
“天凉好个秋”本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稼轩)的名句。原词如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稼轩写此一词,是在议论天气吗?显然不是(遗憾的是,今日诸多写家恰恰是把这个“秋”理解为盛夏酷热之后的那个季节了)。该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江西上饶)期间,这个时候的辛弃疾,空有一身抱负、一腔热血,一心想着金戈铁马、挥师北伐,而现实的政治际遇却使他往往不得不赋闲在家,有话难说,有劲难使,而这一首小词,恰恰以信手拈来的形式,抒发了作者无比愁苦的复杂心绪,所谓“天凉好个秋”不过是“顾左右而言它”而已。词的核心部分在于“而今识尽愁滋味”,在于对这种种愁绪的“欲说还休”。
如果我们不能从作者所处的那个特定历史时代出发,不能了解辛弃疾壮阔一生的人生经历的话,又岂能了解、岂能体味那“天凉好个秋”中所蕴含的许多愁绪、许多伤情,简单而直白地把它理解为“一个充满惬意的季节”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3个回答  2020-05-07
以我拙见,这里有个相当深长的意境,“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年轻时的不屑一顾,以为自己有相当眼界能跳出先辈们的桎梏,后来亲身经历后才发现原来有无数先人跟自己同样,最后成为了他们,并无不同。
想道诉心中之情,却只到嘴边,只是笑笑道了声“好个秋”寄情与景,表面赞景实则传“意”。大家也就意会心领。
第4个回答  2020-06-0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