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即徽州戏剧。
徽州戏剧历史悠久,明代中叶,徽州、池州成为我国东南商业、文化的中心之一,当时著名的戏曲声腔如余姚腔、弋阳腔已在这一带流行。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这一带产生了徽州腔、青阳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种声腔。这些声腔兴起后,很快风靡各地,如徽州腔和青阳腔被称为“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
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徽州一带,与徽州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清代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黄腔。
二黄腔又与湖北西皮形成皮黄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刚开始时徽剧主要流行徽州及安庆、池州、太平一带。
经过不断借鉴和多年的发展,徽剧不断丰富,最终成为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艺术宝库。
徽剧剧目很丰富,共约有传统剧1400多个。徽剧内容也十分丰富,涵盖面十分广泛,列国纷争、宫廷大事、神仙鬼怪、民间故事、生活趣事,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在唱腔方面,徽戏善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所以它的唱腔具有相对的广泛性和多彩性。在徽戏声腔的发展过程中,它曾先后吸收了弋阳腔、昆山腔、梆子、秦腔、京腔、汉调等各种艺术成分。
至徽剧成熟时期,徽戏的音乐声腔共有九大类,分别为:青阳腔、徽州腔的变种四平腔、徽昆、昆弋腔、吹腔、拨子、西皮、二黄、花腔小调等,其中以吹腔、拨子为其主要声腔。这些声腔各有特点,又各有代表性剧目。
吹腔轻柔委婉、情意绵绵,具有弋阳的古风,又有昆曲的韵味,大多适用于男女爱情和轻歌曼舞一类剧目。这种声腔由于主体音调来自昆弋腔,又用吹奏乐器笛子或唢呐伴奏,因此得名吹腔。
早期的吹腔为曲牌体,后受滚调的影响,逐渐形成7字句或10字句,有正板、叠板、散板、哭板、顿脚板等一套板式的唱腔。
吹腔是典型的南方音调,脱胎于由弋阳腔和昆山腔衍变而成的四平腔,属五声音阶,适应性很强,既能演唱长短句的“曲牌体”唱词,又能演唱对偶句的“板腔体”唱词,因而流传很广,并为许多地方剧种所吸收、采用。
吹腔被各地方剧种采用后,虽名称各异,但在曲调及演唱风格等方面,基本上都保留了它本来的面目。
拨子是徽戏中常用的声腔,它的特点是高亢激越,苍劲豪迈,适宜于表现战争题材剧目和人物悲怆、深沉的感情。拨子有成套的板式,如导板、回龙、流水、叠板、散板等,表现力很强。拨子用枣木梆击节,以唢呐、笛、徽胡伴奏。
拨子和吹腔可以结合使用,往往在一本戏中,唱腔采用吹腔与拨子两种腔调,抒情时唱吹腔,激昂处唱拨子;文戏部分唱吹腔,武戏部分唱拨子。这种互取其长的配合运用,渐渐发展、融合、衍变,于是产生了二黄腔。
青阳腔是最古老的声腔,直接由弋阳腔脱胎而来,曲调古朴优美,并保留着“后台帮腔”的特点。它曲调古朴、隽永,韵味无穷。
徽昆则是早期“徽路徽戏”经常演出的剧目,唱腔气势雄浑、豪迈粗犷,它既有昆曲的余韵,又有老“徽州腔”的土味,听来令人荡气回肠,心情振奋。徽昆以演武戏为主,多用唢呐、锣鼓,气势宏大。
西皮、二黄等腔调大致与京剧相似,但徽剧更古朴、更具乡土气息。
二黄腔是有主次几种声腔的融合演化。初时,吹腔中出现一种低调吹腔,用昆笛伴奏,因其四平及昆腔风味较浓,称为“四昆腔”和“昆平腔”,也称为“咙咚调”。这一种腔调后受拨子影响,并且改用唢呐伴奏,形成“唢呐二黄”。
“唢呐二黄”曲调结构和板式变化,都还比较简单。之后,又吸收拨子的一套板式结构,并加以演化,才形成板式变化比较完整二黄。二黄以徽胡为主奏乐器,有导板、原板、回龙、流水等板式。后又变出了反二黄。
另外还有一种“二黄平”,由吹腔直接演变而成,浙江徽班称之为“小二黄”,后变为京剧的四平调。因此二黄腔先后形成了四类腔调,即二黄平、老二黄、二黄、反二黄。
西皮也用徽胡为主奏乐器,有文武导板、散板、摇板、二六等板式,分男女宫,有西皮、反西皮两类。
花腔小调多为民间俗曲俚歌,生活气息比较浓,已记录下来有70多首曲调。伴奏乐器多以徽胡和笛、唢呐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