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的机遇与挑战

如题所述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下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外交是指可以使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在避免兵戈相见的意愿下,以外交手段为先导和平解决事务,又可以让国家在积极的外交活动中融洽的融入国际世界。外交对于一个国家是极其重要的,因此符合国际战略形势的外交政策对国家将是大有裨益!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和发展,因此,当前的国际战略形势是总体趋向缓和。但是,由于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而导致的局部冲突仍然时起时伏,国际战略形势依旧复杂多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我国在对外关系上,仍然是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面临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要随时准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求和平与发展,集中精力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针对一系列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我国在制定外交政策时,不仅要看到机遇的存在,更应该看到挑战的存在。要清楚的看清这些机遇与挑战,那么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其走向将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外交政策正从现实主义走向理想主义,把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未来对人类的使命作为其外交的核心价值。并且重视民情民意的研究,攻心为上,合理扩张,明确自己的核心利益范围。 大国责任,对我国外交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怎样扮演好一个大国角色,中国还需努力探索和实践。
一、中国的大国地位现在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这意味着在中国的国家地位进一步上升、拥有更大更广泛的发言权的同时,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这作为世界大国应担负起的责任、义务和表率作用。尤其是,中国的一举一动、国家运行的各个方面都被放在了放大镜下,为世界仔细观察和评判。西方世界、国际舆论抓住或是新兴的、或是边缘化的、或是责任、权限界定很模糊但又是当代国际争议的焦点问题,比如人权、军事透明、知识产权、生态气候等来质问我们、试探我们。关于大国责任,说是国际社会向我们施压也好、期望也好,这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要求我国施行国家举措只能更加审慎。
二、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冷战时代、即中国外交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从“一边倒”,到联美反苏,再到不结盟,最终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从东盟、上合组织、再到后来的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可以看到,中国在亚太地区发挥的作用之大已无法否认,在奉行独立自主的同时,中国开始探索一种作为亚太地区领导者、带头者的大国责任形式、探索如何引领一个地区的国际新格局。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面对短时期内中国国家身份发生的迅猛跳跃,惊讶之余势必产生认知上的迷惑。与中国有重要双边关系的国家由于无法适时应对和处理这种双边天平的平衡转移,必然产生威胁论和忧虑感。中国此刻就该发挥大国作用,主动进行协调、寻求新的关系平衡模式。如推进公共外交,降低双边关系中的紧张性和不确定因素。
三、关于中国现在是否应该放弃韬光养晦,我认为还不到时候。这个成语成为一种外交方针,是取其“平稳发展”之精髓。当今的情势和当年提出这一理念的情势并无二致:世界的主调已走向和平,中国一直在平稳地发展。当今,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不能由此说中国凭这些成就就能如何如何。脚步越大、暴露的问题就越多。在上半年成为“世界老二”之后,中国决定告别唯GDP论,放缓增速,关注民生的举措,清楚表明中国发展之路,重在求稳不求快。别人说什么是一回事,我走我的是另一回事,不能因为国际社会以中国是大国的名义要求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争一口气”的时代已经远去了。再者,中国眼下身处的国际环境并不怎么有利,中国还面临着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双管齐下的危机。此外,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许多理念,身份认知和定位还需要成熟起来,我们的外交政策的变动还需审慎,需从长计议。 正确面对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下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将会使我国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中谋得更大的利益,更会使我国继续维持长治久安,繁荣富强的和谐社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