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

如题所述

这是一句名言,通常用于形容一种高尚的境界,强调思维的自由和心灵的平静。
具体来说,"不滞于物"意味着不被物质财富、外部环境等所束缚,能够灵活适应各种环境变化;"不困于心"意味着不让自己被内心的负面情绪、过去的经历等所困扰,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不乱于人"意味着不因周围人的情感、行为等而受到影响,能够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这句话所表达的境界需要不断的修行和修炼,但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幸福和自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5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引用此句,可以聊表我此刻虚幻而无奈的心情,有时候我真是分不清何为假、何为真,经过昨晚一宿的表演,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穿着皇帝新装的小丑,漏洞百出惹人围观的小丑,似乎所有人都知道谜底,只有我一个人还在费力的试图通过表演来掩盖真相。我真的不想再演下去,我感觉很累,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的累,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再次陷入彀中。我是个喜欢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却偏偏遭遇的都是谎言和虚假构架的世界,想逃,努力地逃,转了诺大一个圈,还是摆脱不了与“假”为舞的宿命,终究还是没有摆脱。其实这种无道具的表演已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如果拥有后期制作的支撑,谁还敢提出质疑。但问题是没有后期处理,所以木板还是木板,它始终变不成活灵活现的狗。观众有权利对穿帮表示出足够的愤怒,就像我会表现出足够的羞愧感一样。我不明白的是,既然所有的过程和时间消耗已经无限接近于真实,为什么还要省略掉灵魂般的道具,丢到道具后我究竟得到了什么?片刻的对恶作剧的窃喜,还是获得满足后心安理得的愉悦?没有,除了一点点的忧虑和不安,什么都没有。

我决定从虚无中走出,即便不会获得完整的真实,但至少是向光而生,“我不扰物,先要使物不扰我”,如此我才可以更好的没心没肺,才可以更好的傻。这才是逸者的最高境界。

“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