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题所述

填报高考志愿方法如下:

1、根据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2、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好,有时连毕业都成问题,因此考生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3、优选目标志愿,所谓优选,就是在前两步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后,进行组合取舍。这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志愿更稳妥,确保每个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心中有数。

4、根据往年录取数据做好排序,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将最想上、预计门槛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为报考设保底院校。把握冲稳保大原则,冲一冲不要盲目乱冲,稳一稳要重点考虑专业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选好保底学校,避免高分低就。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考生在具体操作时,宜结合使用两种以上筛选方式来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这样筛选出来的结果,相对来说更科学。

2、在进行数据对比时,考生不能仅仅盯着某一两年的数据,而是要对比分析近三四年的历史数据。

3、在寻找“与自己分数相匹配的院校”时,应留足上下浮动的空间,以便为下一步设计志愿梯度作准备。

4、由于每年考生分数分布状况不同,且少数高校在湘招生批次有调整,比如前一年是二本招生,后一年是一本招生。因此锁定的目标院校只能作为参考,最终志愿填报方案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9
关注贵省教育考试院招考信息网。上边会发布很多招考信息。填报志愿注意以下几点。
1、填报时,以你的分数和爱好,首先选好学校,再到所选学校的招生信息网(或者其他途径)查看详细专业历年分数,以公布的相应批次控线为基准,分数相减得到分数差。以你的分数减去控线也有分数差,以这个分数差就可以圈定你分数所满足的专业。(比较时至少看三年)。对专业的了解可以通过网络,有详细的专业介绍,学些什么、就业渠道、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等。2、填报时注意相应学校是否设置专业级差。如果有专业级差,填报时就要拉开差距。把最可能上的专业,或者分数满足的好一点的专业放前边,依次就要按分数填写后边几个专业。反正,把最想读的填前边1、2位。
3、对于一批次的同学,采取的是平行志愿投档,按照你填报的学校,一个学校一个学校投档,直到投到你分数满足的学校。若你分数都不满足所填学校就会退档。对于二批次及以后批次,通常都是采取的志愿优先投档,也就是第一志愿填相当重要,若某个学校在第一志愿就可以录满,而你第一志愿未填她,第二志愿填报该学校,那么即便你分数满足她的调档线,也不会录取。很多家长估计大年小年的情况,如果有想冲一下的想法,那一定要填好后边的二志愿三志愿,确保有一个学校保底。总之,我建议求稳。
4、不放弃一切机会,把该填的志愿填满。若没什么特别要求,为了增加录取机会,那么最好专业服从调配。高考录取每年都会有变化,认真对待,我相信结果不会差。
5、如果志愿确实填的比较差,或者所报学校今年分数高,没能录取,为了在同批次争取录取机会,就要及时填报征集志愿。
6、特别提醒:家长在填报志愿上一定要尊重考生的兴趣。让孩子知道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到底以后是干什么的。有条件的,可以带孩子到某些公司实地参观了解。

*平行志愿:普通类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在投档时按考生四门科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逐个投档,在依次检索考生所填A、B、C或A、B、C、D、E志愿时,只要被检索的三所或五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该生即享受了该批次平行院校志愿投档机会,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
*专业级差:第一专业到第六专业,每一个专业间都有分数差。如果第一个专业未录取,则会把你的分数减去分数差,再进行第二专业的录取。如果你的分数不高,第一专业未满足,那去掉分数差后和别人比较就没有优势了。所以把最有希望的放在第一第二位置是十分重要的。
*征集志愿:自己所报学校没录取,无录取轨迹,已经退档。为了在同批次争取录取机会,就需要填报征集志愿。填报征集志愿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省份考试院公布的征集志愿的时间和征集志愿的学校。这两个信息你都可以在自己省份的招考信息网(填志愿那个网)上看到。自己看到缺额学校后,通过网络或者其他相关的信息了解学校和专业,选择学校和专业,及时填报征集志愿。最后,检查确认你所填的征集志愿是否填好。祝你好运!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30
问老师吧 高中的老师的经验是最丰富的 也能掌握最新的政策动态
在填报志愿前 也可以对自己做一个职业倾向测评 把个性化的信息和老师提供的资讯结合起来 就会非常有利了
第3个回答  2020-06-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