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导买了分红型保险只能认倒霉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分红型保险,顾名思义,是一种属于理财类并具有分红功能的保险产品。

购买分红型保险的人在获得身故保障和生存金返还的同时,还可以红利的方式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

很多人以为只要保险公司有盈利,分红险就能分到钱。

其实不是这样的,保单分红主要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

分红水平和公司利润无关,而是受投资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是非常不确定的,有时甚至没有。

因此,分红险的条款,一般都会写明“保单红利是不保证的”这句话。

但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 一些不负责任的销售员会 擅自承诺分红是100%能得到的收益,这是严重的销售误导行为。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大家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投诉渠道或者客服电话,进行投诉!

如果是在销售误导的情况下购买了分红型保险,并且能提供一定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在被欺骗的情况下购买的,那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要求保险公司退保,这样即便度过了退保期,也有机会全额退保的。

关于分红险,常常存在以下误区,导致购买失误。

误区1:分红险回报高,能赚钱

陷入这点误区的人,要么是被保险代理人忽悠了 ,要么就是自己不了解分红险的分红方式。分配给保单人的红利其实很有限,大部分都徘徊在低档收益和中档收益中间,基本达不到高档。

误区2:分红险一定能分红

不少人认为分红险,顾名思义一定能分红,但作为分红险的红利来源可分配盈余,其实是不确定的。一旦保险公司的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没有产生盈余,也就没有分红。

误区3:拿分红利率和储蓄利率作比较

有些保险代理人在销售分红险时,拿保单的分红回报率与银行储蓄利率比较,让人误以为分红险类似把钱存在银行,而回报率又比银行高。实际上两者根本不可比,银行存款保本保息,但分红险只保本不保息。

误区4:将不同险种片面比较

保险代理人特别喜欢把分红险和其他险种对比,强调其“既能保障又能分红”,但是不同险种保障范围不同,片面比较是不可取的。如重疾险,其重点在于疾病的保障,而且同等保费下保额较高,因此拿分红险与重疾险比理财分红是不正确的。

所以,分红险的作用不能被一概抹杀,只能说它的理财属性更强一些,适用群体很有限,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常常被夸大了作用,导致被误解了。

所以,如果实在是买到了让自己很失望的分红险,或者说是被忽悠把分红险看成了保障型产品,那么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看看投保有没有过犹豫期。

如果没过立马退保,没有损失。

2.如果已经投保一两年才发现。

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保障型产品,投保之后,等待期结束就对分红险办理退保。虽然可退的现金价值比较少,但是因此长期下来节约的保费是可以覆盖掉损失的。

3.如果投保时间已经比较长了。

4.如果分红险保费占据了过高的年保费预算,严重影响其他投保产品。

这种情况下也是要尽早退保的,毕竟对疾病和意外风险的足够保障才是放在首位的。而且可以等红利到账,新保单等待期结束后再申请退保。

被误导买了分红型保险,关键看谁误导你的?

陌生的保险营销员能误导你吗?保险名声不太好,还没开口你就会大呼我没钱、我不需要、等我需要联系你。

所以能误导你买保险的,一定会是你的亲朋好友,而你又没有把自己的投资行为当回事,只听业务员侃侃而谈,没看合同。

过去20年保险都是靠缘故销售,目前缘故销售仍然非常多,所以存在很多人买完保险大呼上当受骗,又碍于情面,只好到处散播怨言了。

其实被误导购买的保险产品怎么样呢?

原本想靠着发点小财的产品,本金还得好多年才能领回来,这么长时间我等不及啦,上当上当喽。退保还有损失,一狠心损失几个点还是退了,从此全家与保险无缘啦。

做过保险业务员的人千千万,行业名声比较糟,但出现明显的两拨态度迥异的投资人,目前在职保险营销员仍有几百万,这个行业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一波人把保险当做家庭资产规划的基石,用来对抗风险和长期储蓄,另一波人一开始看到保险就拒绝,后来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持有保险资产也开始动摇了。

保险行业也在发展,原型的营销模式正在被淘汰了,开始回归保险本质,做好产品和培养专业的销售队伍。

金融行业不管哪个分支,马太效应都会越来越显现,不合规又拒绝改变的保险公司终究会被淘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