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古代一位小时很聪明长大后却没什么成就的是谁,最好是顺便介绍一下他的事迹

如题所述

  伤仲永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方仲永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赏析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招待,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关于孔融的故事,但说的并不是孔融。
  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术,成为后世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成份。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期,统治者都把儒家思想尊为正统思想,因此,孔子家族一直是非常有名望的家族。孔子的直系后代中也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他的第二十世孙孔融就是其中的一个。下面讲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关于孔融的故事。

  故事出于中国古代著名小说集《世说新语》一书。

  孔融是公元二世纪中国汉朝一个很博学的人。因为家庭的影响,他从小就很聪明,特别擅长辞令,年纪不大,已经是小有名气了。

  孔融十岁时,随他父亲到都城洛阳去拜访当地的行政长官李元礼。李元礼是一位有名而高傲的学者,日常拜访他的人很多,但如果来访者是无名之辈,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很想见见这位大学者。一天,他来到李元礼的官府门前,请守门人通报李元礼。但守门人见只是一个孩子,就打算随便把孔融打发走。孔融灵机一动,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先生的亲戚,他一定会见我的。”

  守门人通报后,李元礼感到有些奇怪,因为自己并没有这样一位亲戚。不过还是决定见见孔融。

  李元礼见到孔融,就好奇地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我是孔子的后代,你是老子的后代。天下的人都知道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所以他们是师生关系,所以说我和你也是世交呀!”

  原来,在中国历史上,与孔子同时代的还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老子本名叫李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说,孔子当年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自称学生,谦虚地向李聃请教。

  李元礼的家里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大家对年仅十岁的孔融竟能这样博学和随机应变感到惊奇。

  正在这时一个叫陈韪的人来拜访李元礼。陈韪也是一名有些名气的学者。在座的宾客就将孔融刚才的表现告诉他。谁知陈韪却不以为然,当着孔融的面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时候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道:“我想陈先生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言下之意,陈韪是一个庸才。陈韪被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23
孔融

仲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