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诺依曼体系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8

冯诺依曼体系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冯.诺依曼体系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根据冯.诺依曼的思想,计算机由运算器、储存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五个部分组成 硬碟是储存器的一部分
运算器:ALU、内部暂存器、专用暂存器、多路选择器
控制器:程式计数器 、指令暂存器、指令步骤标记线路、提供控制讯号的部件
储存器:记忆体和外存,记忆体有读写储存器 RAM、只读储存器ROM两大类
外储存器一般有:软盘和软碟机、硬碟、CD-ROM、可擦写光碟机即CD-RW光碟机还有USB介面的行动硬碟、光碟机、或可擦写电子硬碟(优盘)等。
输入/输出部件:
输入装置
输入装置是人向计算机输入资讯的装置,常用的输入装置有:
(1)键盘---人向计算机输入资讯最基本的装置;
(2)滑鼠器----一种游标指点装置;
(3)触控式萤幕----一种座标定位装置,常用于公共查询系统。
输出装置
输出装置是直接向人提供计算机执行结果的装置,常用的输出装置有:
(1)显示器---计算机的主要输出装置,它与键盘一起构成最基本的人机对话环境;
(2)印表机---印表机为使用者提供计算机资讯的硬拷贝。
常用的印表机有:击打式、喷墨式和镭射印表机。

哪个不属于冯.诺依曼体系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硬碟,CPU是运算器和控制器,键盘是输入装置,记忆体是主储存器。硬碟不是是因为它是辅储存器。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是什么?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是:

输入资料和程式的输入装置;

记忆程式和资料的储存器;

完成资料加工处理的运算器;

控制程式执行的控制器;

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装置。

    中央处理器的体系架构可以分为: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

    结构

    使用冯·诺伊曼结构的中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有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英特尔公司的8086,英特尔公司的其他中央处理器、ARM的ARM7、MIPS公司的MIPS处理器也采用了冯·诺依曼结构。

    1945年,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储存程式”的概念和二进位制原理,后来,人们把利用这种概念和原理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统称为“冯·诺依曼型结构”计算机。冯·诺依曼结构的处理器使用同一个储存器,经由同一个汇流排传输。

    冯·诺曼结构处理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必须有一个储存器;必须有一个控制器;必须有一个运算器,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必须有输入和输出装置,用于进行人机通讯。

    哈佛结构

    哈佛结构是一种将程式指令储存和资料储存分开的储存器结构。中央处理器首先到程式指令储存器中读取程式指令内容,解码后得到资料地址,再到相应的资料储存器中读取资料,并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通常是执行)。程式指令储存和资料储存分开,可以使指令和资料有不同的资料宽度,如Microchip公司的PIC16晶片的程式指令是14位宽度,而资料是8位宽度。

    哈佛结构的微处理器通常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其程式指令和资料指令分开组织和储存的,执行时可以预先读取下一条指令。使用哈佛结构的中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有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晶片,还有摩托罗拉公司的MC68系列、Zilog公司的Z8系列、ATMEL公司的AVR系列和ARM公司的ARM9、ARM10和ARM11。

    哈佛结构是指程式和资料空间独立的体系结构,目的是为了减轻程式执行时的访存瓶颈。

    例如最常见的卷积运算中, 一条指令同时取两个运算元, 在流水线处理时, 同时还有一个取指操作,如果程式和资料通过一条汇流排访问,取指和取数必会产生冲突,而这对大运算量的回圈的执行效率是很不利的。哈佛结构能基本上解决取指和取数的冲突问题。而对另一个运算元的访问,就只能采用Enhanced哈佛结构了,例如像TI那样,资料区再split,并多一组汇流排。或向AD那样,采用指令cache,指令区可存放一部分资料。

    在DSP演算法中,最大量的工作之一是与储存器交换资讯,这其中包括作为输入讯号的取样资料、滤波器系数和程式指令。例如,如果将储存在储存器中的2个数相乘,就需要从储存器中取3个二进位制数,即2个要乘的数和1个描述如何去做的程式指令。DSP内部一般采用的是哈佛结构,它在片内至少有4套汇流排:程式的资料汇流排,程式的地址汇流排,资料的资料汇流排和资料的地址汇流排。这种分离的程式汇流排和资料汇流排,可允许同时获取指令字(来自程式储存器)和运算元(来自资料储存器),而互不干扰。这意味着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可以同时准备好指令和运算元。有的DSP晶片内部还包含有其他汇流排,如DMA汇流排等,可实现单周期内完成更多的工作。这种多汇流排结构就好像在DSP内部架起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保障运算单元及时地取到需要的资料,提高运算速度。因此,对DSP来说,内部汇流排是个资源,汇流排越多,可以完成的功能就越复杂。超级哈佛结构(superHarvard architecture,缩写为SHARC),它在哈佛结构上增加了指令cache(快取)和专用的I/O控制器。

    哈佛结构处理器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使用两个独立的储存器模组,分别储存指令和资料,每个储存模组都不允许指令和资料并存;使用独立的两条汇流排,分别作为CPU与每个储存器之间的专用通讯路径,而这两条汇流排之间毫无关联。

    改进的哈佛结构,其结构特点为:以便实现并行处理;具有一条独立的地址汇流排和一条独立的资料汇流排,利用公用地址汇流排访问两个储存模组(程式储存模组和资料储存模组),公用资料汇流排则被用来完成程式储存模组或资料储存模组与CPU之间的资料传输。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的优缺点

1.计算机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四个时代,从1946年到1959年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一代计算机的内部元件使用的是电子管。由于一部计算机需要几千个电子管,每个电子管都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如何散热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电子管的寿命最长只有3000小时,计算机执行时常常发生由于电子管被烧坏而使计算机宕机的现象。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
从1960年到1964年,由于在计算机中采用了比电子管更先进的电晶体,所以我们将这段时期称为“电晶体计算机时代”。电晶体比电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机时间,消耗能量较少,处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计算机的程式语言从机器语言发展到组合语言。接着,高阶语言FORTRAN语言和cOBOL语言相继开发出来并被广泛使用。这时,开始使用磁碟和磁带作为辅助储存器。第二代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都下降了,使用的人也多起来了,计算机工业迅速发展。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 *** 机关。
从1965年到1970年,积体电路被应用到计算机中来,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小规模积体电路计算机时代”。积体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r)是做在晶片上的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这个晶片比手指甲还小,却包含了几千个电晶体元件。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计算速度更快。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亿美元开发的IBM 360系列。
从1971年到现在,被称之为“大规模积体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元件依然是积体电路,不过,这种积体电路已经大大改善,它包含着几十万到上百万个电晶体,人们称之为大规模积体电路(Large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LSI)和超大规模积体电路(Very Large 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VLSI)。1975年,美国1BM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PC(PersonaI Computer),从此,人们对计算机不再陌生,计算机开始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2.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6年储存程式原理,把程式本身当作资料来对待,程式和该程式处理的资料用同样的方式储存,冯·诺依曼和同事们设计出了一个完整的现代计算机雏形,并确定了储存程式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和基本工作方法。冯·诺依曼的这一设计思想被誉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著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
虽然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但“储存程式原理”至今仍然是计算机内在的基本工作原理。自计算机诞生的那一天起,这一原理就决定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主要方式——编写程式和执行程式。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提高程式设计的自动化水平,改进使用者的操作介面,提供各种开发工具、环境与平台,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加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可以少程式设计甚至不程式设计来使用计算机,因为计算机程式设计毕竟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但不管使用者的开发与使用介面如何演变,“储存程式原理”没有变,它仍然是我们理解计算机系统功能与特征的基础。
3联想IdeaCentre K30引数<<返回联想IdeaCentre K综述 <<返回检视联想PC电脑基本型别
桌上型电脑型别 家用
基本效能
CPU 系列 酷睿2四核
CPU 型号 Intel 酷睿2四核 Q9400
标称频率 2600MHz
核心数 四核
二级快取 6MB
前端汇流排 1333MHz
主机板/记忆体
记忆体大小 4096MB
记忆体描述 DDRIII 1066MHz
储存效能
硬碟容量 1000GB
硬碟描述 500*2 RAID0高速磁碟阵列 双硬碟 移动储存:320G 联想便携高清媒体播放器M400(选配)
光碟机型别 Rambo
视讯/音讯
显示器大小 21.5英寸
显示器描述 宽屏LCD
显示卡型别 独立
显示卡晶片 ATI Radeon HD 4770
视讯记忆体容量 1GB
音效卡描述 内建High definition音响系统-支援5.1环绕音响
输入输出
键盘描述 Razer橘仓金蛛
滑鼠描述 Razer煞魔蛇
读卡器 16合1读卡器
其他埠 USB
软体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的优缺点
传奇十年典藏账号注册 offe.bokee. 电脑常识

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硬体由()部分组成

5个
硬体的组成(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储存器,运算器,控制器)
输入装置:如滑鼠,键盘,扫描器,话筒,摄像头
输出装置:显示器,印表机,音箱,耳麦
储存器:如硬碟,记忆体条
运算器: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控制器:从储存器中取出指令
控制器和运算器整合在CPU中

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画方框图即可,包括:
1、处理器单元;
2、记忆体资料交换单元;
3、资料输入输出单元;
4、显示和输出单元。
那个时候因为没有网际网路,因此系统模组尚不包括网路这些。

三体 秦始皇 冯诺依曼 计算机

冯诺依曼是现代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啊1945年6月,冯·诺依曼提出了在数字计算机内部的储存器中存放程式的概念(Stored Program Concept),这是所有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正规化,被称为“冯· 诺依曼结构”,按这一结构建造的电脑称为储存程式计算机(Stored Program Computer),又称为通用计算机。冯·诺依曼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和输入输出装置组成,它的的特点是:程式以二进位制程式码的形式存放在储存器中;所有的指令都是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指令在其储存过程中按照执行的顺序;以运算器和控制器作为计算机结构的中心等 然后你再看大刘的对于人形计算机的描写 与非门 0与1 楼主应该懂了吧

淳朴的是冯诺依曼计算机五大组成部分之一关于储存器错

这个题明显选择C啊 记忆体是执行速度快但是没有办法在断电后储存资讯所以没办法用!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冯·诺依曼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和输入输出装置组成,它的的特点是:程式以二进位制程式码的形式存放在储存器中;所有的指令都是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指令在其储存过程中按照执行的顺序;以运算器和控制器作为计算机结构的中心等。

1945年6月,冯·诺依曼提出了在数字计算机内部的储存器中存放程式的概念(Stored Program Concept),这是所有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正规化,被称为“冯· 诺依曼结构”,按这一结构建造的电脑称为储存程式计算机(Stored Program Computer),又称为通用计算机。冯诺依曼计算机广泛应用于资料的处理和控制方面,但是存在一些局限性。

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原籍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1,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涯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