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
心电图中R波电压最高的导联主要体现在V4-V6导联(V1导联呈对应性表现)若按照左心室的
解剖学位置,位于左后方的V7-V9导联R波应为最高,但实际上这些导联的电压100%的低于V5导联,这是由于心脏主体位于脊柱前方,其左后方被较厚的肺组织所包绕,而肺组织为不良导体,所以这些导联的电压衰减极大,而V4-V5所处位置的肺组织较薄,其衰减量较小,故能测出较高的电压。V1-V3的深S波并不直接反映左心室的除极电势,其解剖学位置其实是对应于右心室表面,其所反映的是右心室的直接除极电势及左心室除极电势的对应成分,二者叠加在一起,而左室除极正电势的增高对V1的S波深度(负电位)是起着抵消的作用,也就是说左室面电极(V4-V6、标1、2、3)测到的电压越高,V1导联的S波就越浅。
当左心室周围的肺组织厚度增加,包绕面积加大或电阻加大(如,纤维化、炎症、气肿等),则导联左室面电压衰减加重,作用在左室面对应电极上的正电位下降,而负电位相对加大,故 S波增深,也就是说,此时V1-V3导联的深S波实际上反映的主要是失去左室电势对抗的孤立的右室除极电势,因此左室面电压衰减越重,则右室面导联上S波越深。本组所有病例中的反映左室面电势的导联上正电位均明显降低,似乎从侧面证明这一推断,由于大部分病例未收集到有关肺组织病变的证据,故有待更多的观察
佐证。除了获得性肺组织病变的影响,亦不能排除先天性的肺组织及心脏周围组织解剖结构的变异所致。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V1-V3导联孤立的深S波若达到3.0mv可视为
心肌病导致
左心室肥大的一个特异诊断指标,作为经典诊断指标的一个重要补充,因为本现象属首次报告,且观察病例相对较少,发生机理方面的实验研究尚未进行,故有待更多的临床病例观察加以证实。
——见《V1~V3孤立深S波与左心室肥大的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