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9
问题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如何界定? 根据法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就是
但这样操作是存在异议的,比如偶尔去涂装线视察的经理,是否认定为接触职业危害,没必要吧
所以工厂应制定自己的认定标准
建议仅一线员工列为职业危害岗位
当然如果公司实力雄厚把所有人员都列入也是可以的

问题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就一定会患职业病吗 《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患病者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患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也不一定都是职业病,职业病有其特定的范围,既国家规定的法定职业病,凡属法定职业病的患者,可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铅、苯系物,氯、汞等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噪声、电离辐射及传染性病原体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劳动者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 *** 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高温辐射,寒冷季节因窗门紧闭而通风不良等;厂房建设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和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等。

问题三:从事或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有什么区别 耽事,是指直接从事相关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
接触,是指不直接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但在工作中能够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
比如电焊工尘肺,电焊烟尘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电焊工就是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与电焊工在同一场地作业的其他工种人员就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后者虽然不是电焊工,因为在有电焊烟尘的区域工作,同样可能患上电焊工尘肺。

问题四:职业性危害因素所致职业危害的性质和强度取决于 职业性危害因素所致职业危害的性质和强度取决于接触量,接触量又与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强度)和接触时间有关,浓度(强度)越高(强),接触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
1、 接触机会:劳动者只有到环境恶劣的作业现场中去,接触有害物质,才能生产职业性损伤。
2、 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接触量,接触量又与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强度)和接触时间有关,浓度(强度)越高(强),接触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
3、 毒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1)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烃类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被卤族原子取代后,其毒性增大;芳香族烃类化合物,苯环上氢原子若被氯原子、甲基、乙基所取代,对全身的毒性减弱,而对粘膜的 *** 性增强;苯环上氢原子若被氨基或硝基取代后,则其毒害作用发生改变,有明显的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2)理化性质对毒性的影响:毒物的理化性质对毒害作用有影响,如固体毒物被粉碎成分散度较大的粉尘或烟尘,易被吸入,较易中毒;熔点低、沸点低、蒸汽压低的毒物浓度高,易中毒;在体内易溶解于血清的毒物,易中毒等。
4、 个体危害因素:(1)遗传因素(2)年龄和性别(3)营养状况(4)其他疾病(5)文化水平和习惯因素、职业性损伤
1、外伤:外伤主要是由于生产设备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deh *** 工艺落后,劳动组织不合理,制度不健全,工人缺乏生产和防护知识,或受酒、药物、心理因素等作用,产生的损伤。外伤的轻重程度不等,重者可致死亡或致残。
2、职业性损伤:当人体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身体不能代偿所造成特定的功能和器质性病理改变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劳动能力的,称为职业病损伤。
3、职业性多发病:职业性多发病是指由于生产环境中存在诸多因素所致的病损,或虽然原为非职业性疾病,由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使之加剧或发病率提高。

问题五:什么是职业病?造成职业病的危害因素有哪些?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造成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1.物理:GBZ2-2-2007
2.化学:GBZ2-1-2007 339种+47种粉尘
3.生物:GBZ2-1-2007 2种:白僵蚕孢子、枯草杆菌蛋白酶

问题六: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如铅、苯系物、氯、汞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主要为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及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其他如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4)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 *** 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高温辐射,寒冷季度因窗门紧闭而带通风不良等;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耿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问题七:电工的职业病危害 电工体检项目
根据GBZ188-2007:
9.特殊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9.1电工作业
9.1.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9.1.1.1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1)癫痫
(2)晕厥(近一年内有晕厥发作史)
(3)Ⅱ期及Ⅲ期高血压
(4)红绿色盲
(5)心脏病及心电图明显异常(心律失常)
(6)四肢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9.1.1.2检查内容
(1)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高血压、心脏病史以及家族中有无精神病记录史等;近一年内有无眩晕、
晕厥史
(2)体格检查
a.内科常规检查 重点检查血压、心脏
b.眼科检查 常规检查及辨色力
c.外科检查 注意四肢关节的运动与灵活程度,特别是手部各关节的运动和灵活程度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
b.选检项目 脑电图(有眩晕或晕厥史者)

问题八: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患病者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患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也不一定都是职业病,职业病有其特定的范围,既国家规定的法定职业病,凡属法定职业病的患者,可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铅、苯系物,氯、汞等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噪声、电离辐射及传染性病原体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劳动者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 *** 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高温辐射,寒冷季节因窗门紧闭而通风不良等;厂房建设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和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