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的主要表现不包括什么化?

如题所述

一、当前大学生的恋爱特点

九十年代以后,大学生恋爱现象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纵向比较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

1、恋爱行为公开化。当前高校虽也反对谈恋爱,但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大学生谈恋爱已不再顾忌他人的评价,逐渐从“地下”转为公开。

2、恋爱的目的多样化,调查显示,单纯因感情问题而恋爱的只占49.4%,其它非感情因素如“孤独”、“空虚”、“寻求刺激”、“体现自我”等恋爱动机驱动,使当前大学生情感体验复杂化,恋爱心理多样化。

3、恋爱年纪低龄化。受社会上的早恋现象及校园内高年级同学恋爱行为的影响,大学生刚进入大学就谈恋爱的比例逐渐上升,在谈恋爱的学生中,一年级学生占20%左右。

4、婚恋观念开放化。表现在40%左右的同学对婚前性行为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认为“只要真心相爱,无须指责”,传统的贞操观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逐渐淡化。

5、恋爱关系脆弱化。在校大学生谈恋爱一般不考虑经济、地位、职业、家庭等社会性问题,浪漫色彩浓厚,自主性强,约束性差;情感性强,理智性弱。往往不能理性地对待恋爱中的挫折,表现为恋爱率高,巩固率低,能发展为缔结婚姻关系的寥寥无几。

二、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几种表现形态

男女进入青年早期后,由于生理、心理能量的作用,都会表现出对异性的求知、接近等性爱心理活动。分析大学生的情爱心理进程,我们认为以下几种心理状态代表着当前大学生恋爱心理活动的主流:

1、恋爱好奇心理。处在青年早期中、后期的大学生对自身的性爱生理、心理方面的现象与问题既敏感又似懂非懂,他们关注书刊、杂志、小说、影像以及与他人闲谈中获取的一些恋爱知识,希望从他人身上了解到更多的恋爱信息。表现为强烈的探索欲望和追求情感体验。这种好奇心理即是生理成熟的需要,也是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正常的。从青年早期开始,性爱好奇心理一直伴随着大学生的成长而成熟,从性认知的好奇开始到爱的追求,构成了大学生恋爱的动力功能。然而长期以来,性爱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传统,增强了恋爱问题的神秘感。好奇源于神秘,而且与从众心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群落中弥漫性的性爱信息刺激一些未涉及恋爱领域的同学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理不断累积,最终触发了恋爱体验动机。这种累积反射在心理上就是人云亦云,人做亦试。“积极”探究、盲目接受、盲目模仿是当前大学生恋爱好奇心理的一个显著特征。据调查,大学生在性知识的获取方式上,由他人主动传授的只占9.5%,而半数以上(51.6%)则是在无意中接收非系统化的传输。(王平等:《525名医科大学生性行为调查分析》,《性学》,1997年9月)由于缺乏正确引导,以满足好奇心为目的的盲目“探索”,往往容易造成大学生出现性爱失误或性罪错。

2、性爱焦虑心理。大学生恋爱焦虑心理源于对待性爱问题深刻的矛盾心情和冲突心理。据了解,66.6%的男大学生和77.7%女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性爱焦虑。(王登峰,张伯源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京大学出版社)他们不知该如何处理性爱生理成熟与心理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不知该如何对待情爱发展与尚未经济独立、求学成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苦恼、烦躁不安、厌恶感和紧张感。大学生恋爱焦虑心理的主要引发因素是

(1)性意识的困扰,即对性意念处理不当而引起的烦恼。许多同学因性知识缺乏,性教育不当,而将性意识表现与觉醒,如性幻想、手淫等看作罪恶,产生严重的“自我道德谴责”,越想让自己不去想这些问题,结果适得其反,陷入痛苦的不安之中。有的同学因以第二性征为重点的体象状态不如己意,希望改变,又不遂人意,很难将它改变时,就出现了深刻的焦虑与烦恼。

(2)陷入婚恋认识误区。有的同学曾经有过性伤害或性过失,而在心灵上留下较深的烙印,而当再次面临情爱问题时,由于调适能力差,他们既渴望通过某种形式的爱去战胜自己的孤独感,又担心自身“不洁”而失败,处于困惑的极度压抑之中,在婚恋观上形成种种焦虑的自我否定评价。

(3)面临情感问题的困难选择。在恋爱动机和需要、理想与现实“两极”选择的情景下,他们不知如何才能做出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而思虑万千、顾虑重重。如有的同学因没有异性朋友,无人赏识而产生心理压力,但又担心恋爱影响学业,学校家庭不能认可而焦虑不安。需要指出的是处在青年早期的大学生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性爱焦虑心理,但并非所有的焦虑都是病理性的。有的焦虑随着时间推移与认知提高而自动消失或转移。有的焦虑在一定的家庭、社会、教育管理者等引导下也能得到自控与转移,对大学生身心没有造成太大的危害,但比较严重和持久的焦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造成影响往往是深刻的,应细微观察、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心理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3
一、当前大学生的恋爱特点
九十年代以后,大学生恋爱现象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纵向比较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
1、恋爱行为公开化。当前高校虽也反对谈恋爱,但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大学生谈恋爱已不再顾忌他人的评价,逐渐从“地下”转为公开。
2、恋爱的目的多样化,调查显示,单纯因感情问题而恋爱的只占49.4%,其它非感情因素如“孤独”、“空虚”、“寻求刺激”、“体现自我”等恋爱动机驱动,使当前大学生情感体验复杂化,恋爱心理多样化。
3、恋爱年纪低龄化。受社会上的早恋现象及校园内高年级同学恋爱行为的影响,大学生刚进入大学就谈恋爱的比例逐渐上升,在谈恋爱的学生中,一年级学生占20%左右。
4、婚恋观念开放化。表现在40%左右的同学对婚前性行为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认为“只要真心相爱,无须指责”,传统的贞操观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逐渐淡化。
5、恋爱关系脆弱化。在校大学生谈恋爱一般不考虑经济、地位、职业、家庭等社会性问题,浪漫色彩浓厚,自主性强,约束性差;情感性强,理智性弱。往往不能理性地对待恋爱中的挫折,表现为恋爱率高,巩固率低,能发展为缔结婚姻关系的寥寥无几。
二、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几种表现形态
男女进入青年早期后,由于生理、心理能量的作用,都会表现出对异性的求知、接近等性爱心理活动。分析大学生的情爱心理进程,我们认为以下几种心理状态代表着当前大学生恋爱心理活动的主流:
1、恋爱好奇心理。处在青年早期中、后期的大学生对自身的性爱生理、心理方面的现象与问题既敏感又似懂非懂,他们关注书刊、杂志、小说、影像以及与他人闲谈中获取的一些恋爱知识,希望从他人身上了解到更多的恋爱信息。表现为强烈的探索欲望和追求情感体验。这种好奇心理即是生理成熟的需要,也是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正常的。从青年早期开始,性爱好奇心理一直伴随着大学生的成长而成熟,从性认知的好奇开始到爱的追求,构成了大学生恋爱的动力功能。然而长期以来,性爱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传统,增强了恋爱问题的神秘感。好奇源于神秘,而且与从众心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群落中弥漫性的性爱信息刺激一些未涉及恋爱领域的同学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理不断累积,最终触发了恋爱体验动机。这种累积反射在心理上就是人云亦云,人做亦试。“积极”探究、盲目接受、盲目模仿是当前大学生恋爱好奇心理的一个显著特征。据调查,大学生在性知识的获取方式上,由他人主动传授的只占9.5%,而半数以上(51.6%)则是在无意中接收非系统化的传输。(王平等:《525名医科大学生性行为调查分析》,《性学》,1997年9月)由于缺乏正确引导,以满足好奇心为目的的盲目“探索”,往往容易造成大学生出现性爱失误或性罪错。
2、性爱焦虑心理。大学生恋爱焦虑心理源于对待性爱问题深刻的矛盾心情和冲突心理。据了解,66.6%的男大学生和77.7%女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性爱焦虑。(王登峰,张伯源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京大学出版社)他们不知该如何处理性爱生理成熟与心理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不知该如何对待情爱发展与尚未经济独立、求学成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苦恼、烦躁不安、厌恶感和紧张感。大学生恋爱焦虑心理的主要引发因素是
(1)性意识的困扰,即对性意念处理不当而引起的烦恼。许多同学因性知识缺乏,性教育不当,而将性意识表现与觉醒,如性幻想、手淫等看作罪恶,产生严重的“自我道德谴责”,越想让自己不去想这些问题,结果适得其反,陷入痛苦的不安之中。有的同学因以第二性征为重点的体象状态不如己意,希望改变,又不遂人意,很难将它改变时,就出现了深刻的焦虑与烦恼。
(2)陷入婚恋认识误区。有的同学曾经有过性伤害或性过失,而在心灵上留下较深的烙印,而当再次面临情爱问题时,由于调适能力差,他们既渴望通过某种形式的爱去战胜自己的孤独感,又担心自身“不洁”而失败,处于困惑的极度压抑之中,在婚恋观上形成种种焦虑的自我否定评价。
(3)面临情感问题的困难选择。在恋爱动机和需要、理想与现实“两极”选择的情景下,他们不知如何才能做出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而思虑万千、顾虑重重。如有的同学因没有异性朋友,无人赏识而产生心理压力,但又担心恋爱影响学业,学校家庭不能认可而焦虑不安。需要指出的是处在青年早期的大学生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性爱焦虑心理,但并非所有的焦虑都是病理性的。有的焦虑随着时间推移与认知提高而自动消失或转移。有的焦虑在一定的家庭、社会、教育管理者等引导下也能得到自控与转移,对大学生身心没有造成太大的危害,但比较严重和持久的焦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造成影响往往是深刻的,应细微观察、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心理治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