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常见的心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学习类问题 通常情况下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①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②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在我校,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考试焦虑,厌学症,是中学生经常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83%的同学以游戏为娱乐。有4.2%的同学对游戏极端的迷恋。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学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寻求不正当的刺激。 4. 我们组就我们身边的一些情况作了一些调查,发现了在校园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学生在初中时是拔尖生,可是到了高中,学习成绩就有赶不上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认为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上有问题,可是除了他们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以及个体的一些特殊情况外,大多数是由于他们在学习中养成了不良的习惯所致, 通过阅读了大量的心理资料,我们组发现 这种现象和物理学上的一种被称作"惯性"的现象极为相似,在此我们将它称为"学习惯性",而拔尖生逐渐退步的原因主要是过于依靠学习的"惯性",而缺乏学习上的"加速度"。 大家都知道惯性,是物体保持自身原有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在学习过程中,一些人达到某一高度的时候就想休息一下,靠惯性维持原有的学习成绩,而惯性的确也能拖带他们跑一程,但总的趋势是缓慢下来的,若此时不赶快加速度,就会停止或倒退! 我们要清醒的认识这一点。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是心理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一、高二、高三的回收问卷的对比,可以看出有81.3%的同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胜利,心理不断成熟,我们对与他人对于环境有了更积极的认识,更有益于通过相互的接触与交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5.2%的高三学生认为焦急不一,这又是为什么呢?在高三面临高考压力,习题,考试,变成每日必备,更生认为生活黑暗,这样容易忽略身边的人和事会陷入一个人封闭的误区,致使交际困难的产生。当问到能否和家长良好的沟通时。有高达87%的同学,回答"否"。可见,随着逐渐步入成年,人的独立意识不成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感情变化投射到他人身上。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来认识和评价他人,所以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和家长应该把握这一特点,因材施教。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以往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而在我校教师队伍不断的更新换代,老师的平均年龄趋于年轻,有助于我们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毕竟年龄的代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所以我想年轻的老师也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吧。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人和人的交往是一个双方相互接触的过程,要达到交往和谐,要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而且还要能够认识和了解他人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④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一些中学生跳楼,扼腕自杀,其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这点!如果能给这些同学们再一次生存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怎么样将自己的心思说给外界人听。那他们就会活着,外界的人会给他们很好的建议,让他们有勇气来面对问题,也不会走上无希望的路了!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应该把这么现象适宜的守在自己的日记本里,或是流传在知己的口中。当心理有了中无形的寄托后再努力的完美自己,使自己会更自信,更光彩耀人,当然会自然而然的形成最健康的心理! 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早恋虽会给一些人留下美丽的回忆,可也会逝去不少美好的青春时光。到最后得不偿失,痛苦不堪,也不是不会发生的!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只有23%的同学对挫折有着积极的反应,77%的同学则会采取消极的态度。许多人知道自己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是当他们遇到时,有不知道该如何去战胜。大部分的同学会对挫折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而不是积极的去面对问题,又或是从此一蹶不振。这些都是消极反应的表现。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此外,由于大多数的同学缺乏对挫折的承受性,他们为了避免遭受到挫折,做事往往小心翼翼,无形中给自己增添了巨大的压力。倘若压力无法得到缓解,就会对中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对几类资料的总结,发现了面对压力的四大要决是: 1 . 不要故意给自己加压 2 . 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适应社会 3 . 知足常乐 4 . 要学会宣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09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 对性发育困惑不解 青春期到来后,女孩乳房长大并出现阴毛和腋毛,到青春中期月经初潮也将到来。如果没有给予及时和正确的有关指导,有的女孩对乳房长大感到害羞,对月经来潮憎恨和恐惧,对经前和经期因内分泌变化引起的乳胀、轻度浮肿、下腹不适等不理解而以为患了重病,十分焦虑。出于少女的害羞,不愿或不敢向成人请教,有的女孩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去探索有关知识,容易得到不正确的解释,甚至受到不良影响。应对青春期女孩进行恰当的健康教育,引导她们正确地对待性发育,培养正当生活情趣、应尽量隔离那些不利于女孩心理健康的书藉、图片、电影等。 独立性逐渐增强 女孩青春期开始时,正是由小学步入初中的时刻。学习及生活起了变化,交际范围广,生活圈子加大,有的女孩还开始住校生活。在形态和生理向成人转化时,渴望独立的意向也在很快发展。她们希望能够自由些,有些事愿自己作主,不愿父母及老师干涉。但由于尚处在上学阶段,经济不能独立,家长一般对孩子管的也比较严,喜欢加以限制,这样就造成了心中想独立但事实上又不得不依附于家庭、屈从于父母的矛盾心理。久而久之,从心理上疏远父母,或沉默不语,或时常争吵,造成关系紧张。父母应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要尊重她们的正确意见,有事互相商量,并应积极引导她们往健康向上的方面发展。绝对不能让女孩因此产生逆反心理,疏远父母,如再有外界不正常的影响,往往会做错事。 伙伴之间影响大 青春期女孩往往与女同学或邻居同年龄组女伴亲密无间,因为有许多共同的想法,可以互相倾诉。还喜欢互相模仿,如穿衣、文娱及体育爱好等。彼此间影响很大,因为她们认为从同伴处可以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温暖。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相反的结果。好同伴可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但如不慎结交了坏伙伴,如不努力学习、讲吃讲穿、结交社会上坏人等,则使女孩走入歧途。因此,家长及教师应了解女孩的交往情况,及时给以引导。 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够 青春期女孩虽然已开始有独立意向,交往范围也比童年期扩大,但终究还是中学生,对社会及周围事物的认识是不深刻的。往往受事物表面现象的影响,直观地反映自己的感受,判断不一定正确。此阶段女孩的情感也不够稳定,容易冲动,因此应教育她们逐步学会冷静观察与思考,不要盲从,但也要克服主观片面。 适应不了学习的压力 从小学步入中学后,学习压力加大。许多在小学成绩很好的女生,到初中就不一定能名列前矛,还有的是由于父母盼女成凤,对女儿的分数要求过高,造成女孩思想负担。也有的智力并不差,但是未能适应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总之,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会促成某些女孩的悲观失望心理,更可加重与父母间的紧张关系。个别学生出现逃学、旷课等现象,应引起家长及老师的重视。 青春幻想 青春期的孩子常爱幻想,这是正常现象。不少孩子幻想成为大科学家,解决世界上的难题;也有的孩子想周游全国或全世界;也有的幻想成为出色的歌唱家等等,这正是青春期孩子充满活力的表现,时间长了在环境现实与个人条件的影响下,大多数孩子会较实事求是的抛弃幻想,树立起今后工作的理想。青春期女孩还会产生关于爱情的幻想,心目中有自己爱慕的男性,这个男子可能是班上的一位男同学,但也可能是一位英俊的男演员或潇洒的歌星,也可能是一个外国电影明星或电影中虚构的一个英雄等等。有时幻想的对象会常常更换,有时自己也知道是不可能的事,但仍喜欢在幻想中享受温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随着女孩子青春期的进展,女孩会逐渐成熟,这些有关爱情的幻想会从减少到消失。但也有个别女孩,性格内向,沉溺于幻想,甚至影响学习。家长及老师应关心,并及时引导,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容易染上不良习惯 青春期女孩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好奇心及模仿性强,又喜欢与同伴攀比,容易受别人影响。如吸烟、偏食、盲目减肥等。应及早发现及早制止,以免影响其身心发育。因此,对青春期女孩进行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