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偷小摸”,你的处理方式很重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做个调查:你的孩子会“小偷小摸”吗?你都是怎么处理的?

前几天,突然接到姐的来电。电话里传来小外甥抽泣的声音,听姐姐说,她刚刚把他狠狠揍了一顿。 

原来是,小外甥又偷钱了。这一次,她觉得必须认真对待,却又不知道怎么办,所以来求助于我。

从她的描述中,我明显感觉到她的焦虑: 

“儿子接二连三的在我钱包偷偷拿钱,我担心他会养成一个习惯。” 

“刚开始是5块、10块的拿,我没太在意;

后来是20块、50块的拿,我尝试尊重他,找他谈过一次,他向我保证过再也不会没有经过我同意就到我钱包拿钱;

但是最近又开始拿了,而且更为严重,今天早上我发现钱包少了100块钱。

在我追问下,他承认是他拿的,我实在忍无可忍了,狠心大打一顿。” 

“打完后,看着他哭得伤心欲绝,自己也心如刀割!我该怎么办?” 

坐视不管吧,孩子以为大人默许他的行为;

单纯批评吧,看似有效,可过不了两天,又原形毕露;

痛打一顿吧,看似解气,治标不治本,还延伸出更多问题。

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儿子的屡教不改,让姐姐觉得给孩子纠偏,已经迫在眉睫,再不好好管教,孩子的人生都要废了。 

01

为了孩子,替“偷”正名 

对于孩子来说,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一种行为规范,属于道德约束范畴。 

对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而言,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性质或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这个阶段的孩子,物权意识尚且薄弱,不能自主判断物品的所有权归属,也不能清晰的了解 TA“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行为,会给物权人带来什么影响。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物权意识”,前提是能够意识到什么东西属于自己,什么东西属于别人,在言语行动上都会用“我的”来维护自己的物品所有权。

所以,我们常常发现,幼儿园的孩子经常做出没有经过主人允许,就拿走别人东西的情况,如:经常把幼儿园的玩具或橡皮泥藏在口袋里拿回家,在朋友家看到喜欢的玩具也会“偷偷”拿回家。 

对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发生类似的行为,我们不能盲目地定义为“偷”,更不能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

虽然没有被纳入“偷”的范畴,但这样的行为必须引起父母的重视,一定要学会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免孩子进入小学后,将同样的行为内化为自我行为规范。 

等到那个时候,就只能像我姐姐一样,万分焦虑,又毫无办法了。 

02

 “偷”是孩子为了自我成长的极端体验  

孩子为什么会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呢?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表示: 孩子的问题行为,常常是在向父母表达什么。 

有些父母每天忙于工作或应酬,或者有了二胎后,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TA就会想做点什么,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哪怕因为这事会挨骂甚至挨打也没关系。 

原因二:(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居然没被发现,我觉得很得意  

有些孩子在拿了别人的玩具或是在妈妈钱包拿了钱,无人发现时,TA心里便会有种莫名的自豪感。 

我特意采访了几位身边的朋友,其中一位就表示,小时候不懂事,在学校经常偷拿同学的铅笔、橡皮擦之类的东西,我问他当时是为什么有这样的行为,他告诉我:“刚开始是想恶作剧,让别人找不到,就想看别人着急的样子。之后发现居然没人察觉,心里很是得意,觉得自己很厉害”。 

原因三:(主要是小学生)已经学会使用钱币,享受独立购买商品的乐趣  

孩子偷偷拿父母的钱,很有可能是在传递对钱感兴趣的信号,TA在独自购买、自由选购的过程中体验了乐趣。 

孩子在家中偷偷拿父母的钱,还有可能是TA想要买的那些零食、玩具等是爸妈不同意买的,所以TA就选择偷偷地拿着钱偷偷地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回想我们小学是不是也经常背着妈妈把吃早餐的钱省下来去买辣条呢? 

其实在孩子还未建立物权意识之前,并没有“偷”的概念,在他们眼中,家里的钱不算偷,朋友家的玩具不是偷,只是拿而已。 

也许他们隐约知道偷拿不好,但并不知道哪里不好。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随便拿,在拿他人的东西之前需征得他人的同意,这都是父母必须从小教会孩子的基本行为规范。 

勿以恶小而为之,没有征得他人同意就拿走他人物品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行为,不能定义为“偷”,但不代表可以任其恶化到不可控的程度。 

03

错误的方式,引导不出正确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父母发现孩子有 “小偷小摸”的行为时,会非常愤怒。人在极度气愤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不理智的处理方式。 

要么一顿臭骂,要么直接上前狠揍一顿。 

我告诉姐姐:“一时的错误,本可以改正,但往往会因为错误的处理方式,让结果事与愿违。从你描述的细节中发现,其实是你的处理方式不对。” 

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这三个步骤: 

第一步,把冲动化成冷静,让责骂转化成倾听和理解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小偷小摸”的行为时,首先让自己冷静2-3分钟,把自己情绪调整到冷静的状态;接着再与孩子正确地交流,了解孩子偷拿东西的原因。如:“如果你能坦诚地告诉妈妈为什么拿妈妈的钱,妈妈是不会责骂你的。”或者“妈妈很想听听你的原因,我会替你保守秘密的”。 

第二步,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解决当前行为)

得知孩子偷拿东西的原因后,针对不同原因,做出正确地解决办法。

姐姐耐心地询问后,得知小外甥是因为想买零食请同学吃,这分明是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和人际交往。

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出的建议是:告诉他正常地交友是好的,但是交朋友不是靠零食 “贿赂”的,交朋友的方式的有很多种,如:周末,你可以约朋友来家里玩,妈妈会给你们准备丰盛的午餐。

如果你是真的需要用钱,提前告诉妈妈,妈妈肯定会同意的,但是你没有经过我的同意,这一点,妈妈不能接受。 

如果孩子是因为长期被忽视而产生的,那么家长就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平时对孩子的关爱太少了。努力营造温馨、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家庭里得到温暖与情感关怀,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 

第三步,把责骂、狠揍改成一次补偿的机会

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国外的孩子在超市偷偷拿走一块巧克力,被爸爸发现了,于是爸爸和他一起找到售货员阿姨,让他自己跟售货员阿姨道歉,并把巧克力放回原地。男孩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连忙跟爸爸说:“我以后再也不偷拿东西了”。 

人不怕犯错,可怕的是不能认识错误,而一错再错。与其对孩子叨叨念念做错事了,还不如采取巧妙的 “手段”,让孩子自己觉醒。 

假如发现孩子在家偷偷拿父母的钱,首先非常严肃地告诉孩子:“你的行为是不对的,哪怕是父母的钱,也必须先经得爸妈知晓和同意之后才能拿”,其次,不管孩子拿多少,哪怕只有1块钱,都得 “偿还”,可以让孩子通过做家务、做义卖、卖废品等方式赚钱来还给爸妈。视情况的轻重决定“补偿”的难易程度。 

第四步,重视预防,杜绝孩子萌发“小偷小摸”的行为

(1)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小孩偷偷拿他人物品,并非法律定义上的“盗窃”。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应该给孩子随意贴上“小偷”的标签。这些标签对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会影响孩子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评价,就会使孩子朝着“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 

(2)给孩子的行为规范设一个界限

孩子的行为规范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还需要“提前教育”。比如说:在公共场合和亲朋好友面前要提前教会孩子基本的礼貌、礼仪行为;提前教育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使用或拿走等。 

(3)给孩子适当的自由,包括金钱

在《少年派》中,林妙妙抱怨妈妈总是扣减她的零花钱,妈妈不以为意地说:“你什么都不缺啊?” 

“我缺的是选择的快乐和自由。”妙妙的回答,让妈妈哑口无言。  

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困惑:“每天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为什么还会去偷拿别人的东西?为什么还要不停的在家里偷钱?” 

清崎先生曾在《富爸爸,穷爸爸》中说过: 只要孩子一开始对钱感兴趣,就该教他们理财。 

每个孩子在幼年时都有一颗渴望成为大人的心,因为大人没人管,还有TA认为的那样:“有很多钱,可以自己自由支配,真的很爽!”。 

所以,只要我们的孩子一开始对钱感兴趣,就和TA一起精心挑选一个属于TA的存钱罐吧!家长们可以把日常一些零碎的钱交给孩子,“填满”TA的存钱罐,让TA有自由支配的权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