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学习的自觉意识

如题所述

领导干部的学习始终是同其所处的领导环境和肩负的领导使命密切相关的。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深刻变化而又快速发展的时代,正如党的十七大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种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和变革,使我们党和各级领导干部所处的领导环境和肩负的任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和考验,也对加强领导干部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认清时代使命,更新学习观念
胡锦涛同志把我们所处的领导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曾精辟地概括为“三个世所罕见”,即“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的任务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环境。各级领导者的使命,就是适应变化,引领变革,抓住发展机遇,履行历史职责。这就意味着,我们的领导观念、领导能力和领导方式面临着“世所罕见”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课题。实际上,在领导干部中也确实存在着种种的“本领恐慌”和“领导力危机”,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创新观念,提升能力,转变领导方式,以适应新的环境要求,顺利地完成领导使命。然而,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的学习意识、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却与此不相适应。据人民论坛杂志社不久前在全国范围内所做的“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62.7%的受访者表示因工作太忙、应酬太多抽不出时间读书,33.4%的受访干部每周的读书时间为0-3小时。尽管读书并不等于干部学习的全部内容,但已经明显地让我们感受到,必须增强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因此,近日中央领导在指出领导干部不重视学习的种种思想和表现后,特别强调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与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并要求大家把它提高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这种学习新要求,是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观念。
当今时代是一个学习型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必须落实到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培养学习型干部上来。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上世纪末以来世界最前沿的管理学理论之一,其创始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最著名的著作就是《第五项修炼》。它所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配套的新型管理技术方法,是继“全面质量管理”(TQM)、“生产流程重组”、“团队战略”之后出现的又一管理新模式,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领导者学习、组织学习的理论。如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有几个重要的学习观念:一是强调加强学习、加快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其学习公式就是L≥C(L:学习速度,C:变化速度),只有让我们的学习速度大于至少等于变化速度时才能适应变化,获得成功。二是强调学习的目的是推动事业发展,坚持学习必须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提倡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三是强调学习不仅是个体的学习,应该加强组织学习、团队学习。我认为,这些学习观念既同我们党对于学习的基本要求具有一致性,同时也有许多新的启示,有利于增强我们的学习意识,创新我们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
总之,如何对待学习,已经成为当今时代领导干部一项紧迫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课题。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大声疾呼:“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谁也不能安于落后,落后就不能生存。”今天,倘若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不结合实际学习、不带领组织群众一起学习,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难以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同样存在着落后甚至是生存的危险。
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优良学风
加强学习,提高干部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学风。当年毛泽东同志曾强调:“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第一重要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提到了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思想方法;三是工作态度。今天对于领导干部的学风,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态度。毋庸置疑,当前我们仍然要反对本本主义,但同时更要强调认真读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首要态度,当然重点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它的最新成果,即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其次,在开放的条件下和多样化的世界里,领导干部身处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面对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高新技术的知识爆炸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干部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在掌握新信息、吸收新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思想和政治的分析力、判断力、批判力,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并不断增强引导社会思想舆论的能力。因此,需要重视学习、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这是学风的又一层重要意思。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论,也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在各种新的科学知识、历史经验以及一切优秀的文化典籍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具体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领导智慧。领导干部的学习内容是十分广泛而丰富的,包括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管理、历史和信息网络等各方面的知识,正确的学风和学习的关键,是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价值观和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将一切有用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就能有效地应对、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提高治国理政的水平。
最后,工作态度问题。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现代学习型组织理论都强调,要将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工作不能代替学习,但要把工作做好,离不开认真学习,不仅学习的成果需要体现在工作的绩效上,而且工作态度本身也常常是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当年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同时,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就是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在工作中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原则。当前新的情况和问题、矛盾层出不穷,且没有现成答案,因此,结合工作实际,大胆地创造探索,把工作看作一种学习,带着现实工作中的问题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的知识,去向群众请教,努力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用集体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重要的学习。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广阔天地,是我们学习的最好课堂,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成果,是我们最为生动丰富的学习教材,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加强自我管理,提升学习能力
世界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21世纪领导面临的挑战是自我管理。需要问自己:我是谁?我的长处何在?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应该贡献什么和能够贡献什么等问题。他告诉我们,领导者经常反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和方法。德鲁克的自我管理理论,还包含着领导者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的技术工具。这对于一些因忙于应酬,忙于事务,忙于应付各种具体工作而苦于没有时间学习的同志来说,学习提高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管理的水平,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还可挤出时间学习。自我管理理论的思想核心是强调领导者应该通过学习,提高自我负责、自我操练、自我启迪、自我更新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与水平,是指导领导者进行自我修炼的一种工具。
当然,学习不仅是思想认识和学风问题,也还有一个学习能力的问题,或称为学习力。一般认为,学习力是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方法)的总和。学习的动力,源自学习者的人生目标和一定的使命感、责任感;学习的毅力,源自学习者的意志;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知识、自我培训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学习力不仅包含它的知识总量,即个人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包含它的知识质量,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以及学习的速度和扩充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以及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正确的观念和方法的能力。领导干部的学习力由四个方面构成:一是学习的自觉意识及其持续学习的坚韧性,即学习的动力和毅力,这是由其对自身的领导使命、个人价值观和目标定位以及对于自身状况的认识与评价所决定的。二是对客观环境的判断力和对上级战略意图的理解力。前者重在对于客观事物的敏感性和把握能力,也就是说,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首先是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事物和积累新鲜经验的能力。后者,即政策解读以及结合实际的贯彻能力,这是履职所必须具备的特殊学习能力,实际上也是领导干部执行力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掌握新知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当今世界是知识老化和更新快速交替的时代,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四是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增强创新的能力。领导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许多规律性东西的认识,是在对历史经验的学习提炼中获得的,这种经验既是他人的,也是自己的,既要重视本国的,也要重视国际的。而经验解读的价值取向,自然是面对现实和面向未来的。所以,领导干部的学习力,本质上是一种前瞻性的批判反思能力。学习反思过程绝不是一个被动的、纯粹单向的外部知识和他人经验的吸纳加工过程,或是自身经验的简单积累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对多方面的信息、知识、经验加以重新融合、重组的自觉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创造过程中一定会蕴含着许多原创性的发现和突破,所以,这实质上是一种创新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