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行性感冒又称流感,是由于流行性感冒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等。

本病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健康带病毒者排病毒少而短暂,故在流感传播上不起很大作用,但轻型患者却起重要的传播作用。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经飞沫直接传染,如飞沫污染手、用具、衣物等亦可发生间接传染,但因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存活不超过30分钟,故以直接传染为主。

本病患者以儿童及少年为多,5~20岁发病率最高,而4~5个月以下的婴儿极少受到传染。

潜伏期 约数小时至1~2日。起病急骤,可有高热、畏寒、头痛、背痛、四肢疼痛、疲乏等,不久即出现咽痛、干咳、流鼻涕、眼结膜充血、流泪,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肺部出现粗啰音。偶有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道表现。在婴幼儿则临床表现每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部。常突发高热,伴全身中毒症状及流清鼻涕,常见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偶见皮疹及鼻衄。体温可在38℃~41℃,高热时可出现惊厥。幼小婴儿还可出现严重的喉、气管、支气管炎伴黏稠痰液,甚至发生呼吸道梗阻现象。

流感常发生并发症,最重要的是继发或附加的细菌感染如中耳炎、化脓性鼻窦炎和肺炎为较常见。

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着重一般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患儿宜卧床休息直至体力恢复,应严密隔离以防继发细菌感染或传染他人。婴幼儿尤须注意合宜的喂养。有高热、烦躁不安时应给以对症治疗。高热病人一般采用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及氨基比林等药品。并发细菌感染时须及早给以抗菌药物。

幼儿大便排不出的处理方法

孩子排不出大便很痛苦,可用手指沾些热肥皂水插入孩子的肛门里,慢慢地拨动硬便,把它弄碎后用手指带出来。或用开塞露等,也可很快排便。

孩子大便干燥可服些轻泻剂,服药后12~24小时后可排便。最好的办法是预防便秘,给孩子的饮食中加些玉米、莴苣、韭菜等纤维素含量多的食物。要耐心地,不要威吓地训练孩子坐盆,有些孩子是因为不喜欢坐盆而不大便,使粪便在直肠变成硬块。还有的家长让婴儿坐马桶大便,孩子两脚不能接触地面,也造成大便不易排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