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系数60s”什么意思

百度百科我看过了,没看明白,好心人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一下啊,多谢了

沉降系数60s:物体在溶液中达到力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用离心法时,大分子沉降速度的量度,等于每单位离心场的速度。或s=v/(ω^2‧r)。s是沉降系数,ω是离心转子的角速度(弧度/秒),r是到旋转中心的距离,v是沉降速度。

扩展资料:

沉降系数以每单位重力的沉降速度表示,并且通常为1~200×10^-13秒范围,10^-13秒这个因子叫做沉降单位S,即1S=10^-13秒,如血红蛋白的沉降系数约为4×10-13秒或4S。

沉降系数越大,在离心时候越先沉降。大多数蛋白质和核酸的沉降系数在4S和40S之间,核糖体及其亚基在30S和80S之间,多核糖体在100S以上。

沉降系数通过分析离心机测定。

通常只需要几十毫克甚至几十微克样品,配制成1~2毫升溶液,装入分析池,以几小时的分析离心,就可以获得一系列的样品离心沉降图。根据沉降图可以作样品所含组分的定性分析,亦可以测定各组分的沉降系数和估计分子大小,作样品纯度检定和不均一性测定,以组分的相对含量测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沉降系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9

沉降系数60s:物体在溶液中达到力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用离心法时,大分子沉降速度的量度,等于每单位离心场的速度。或s=v/(ω^2‧r)。s是沉降系数,ω是离心转子的角速度(弧度/秒),r是到旋转中心的距离,v是沉降速度。

扩展资料:

沉降系数的测定原理就是在恒定的离心力场下测定样品颗粒的沉降速度。

因为样品颗粒很小,不能直接看到它们的沉降运动,所以把离心时样品颗粒的界面移动速度看作是样品颗粒的平均沉降速度。通常使用Schlieren和吸收光学系统来记录界面沉降图。在沉降图中样品界面一般表现为一个对称的峰,峰的最高点代表界面位置。

通常沉降系数测量精度为±2%,但是如果面界图型表现为不对称峰型,或希望沉降系数测量精度达到±1%或更小的情况时,按峰的最高点作为界面位置就不够了这时应该使用二阶距法计算界面位置。

基本原理

物体围绕中心轴旋转时会受到离心力F的作用。当物体的质量为 M、体积为V、密度为D、旋转半径为r、角速度为ω(弧度数/秒)时,可得:

F=M‧ω^2‧r 或者 F=V‧D‧ω^2‧r 

上述表明:被离心物质所受到的离心力与该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离心角速度平方以及旋转半径呈正比关系。离心力越大,被离心物质沉降得越快。

在离心过程中,被离心物质还要克服浮力和摩擦力的阻碍作用。浮力F‘ 和摩擦力F’‘ 分别由下式表示:

F’=V‧D’‧ω^2‧r 

F’’=μ‧dr/dt 

其中D’为溶液密度,μ为摩擦系数,dr/dt为沉降速度(单位时间内旋转半径的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沉降系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因为 比如核糖体大亚基和小亚基来比较,他们 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相互比较起来会比较麻烦~
但有了沉降系数,它反应的是颗粒在单位离心力场中粒子移动的速度。
公式是S=V (D-D’)/f
就是说,这个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差越大(沉降物质和溶液的密度差) 它的移动到平衡点的时间就越短。
“沉降系数是以分子量、分子形状和水等情况来决定,其作为生物体大分子的一个特征是很重要的。”
这样,通过观察我们就能得到大亚基和小亚基在基本物理属性上的一点差别。
沉降系数60s:物体在溶液中达到力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我的理解大概如此。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