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中,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依据是?

如题所述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了知识,时常复习,不也是愉快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四面八方来,不也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一种君子的风格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5.有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自己内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学习他们身上的善,并以他们身上的不善为鉴改正自己的不善。”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理想,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遥远吗?''
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的道理。比喻中仍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俱的品质。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03
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在这里的“师”不是指会当老师,而是一定会在某方面比自己优秀的人,所以一定有在某方面可以做我老师的人。也同时强调做人要谦虚,这也是儒家的一个思想。
第2个回答  2010-10-02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0-0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老师刚讲好
第4个回答  2012-10-21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