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用金钱换取和平,澶渊之盟使大宋避免战争,却为何结局悲惨呢?

如题所述

寇准是一位力挽狂澜的人物,但败于党争,先被王若钦打趴,后被溜须拍马的丁谓干趴下,所以才有寇准丧权辱国之说。不只是这样,宋朝经历太祖太宗二朝后,特别是太宗最后一次北伐惨败并死于北伐,宋朝的能打武将和士兵都没了。

由于宋朝重文轻武的制度和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战略上只能战略防御。所以不仅仅是寇准的错,而且还有开口子一说,汉朝从刘邦白马之围开始,每每有和亲之举。最后人家汉武帝时期霍去病不是封狼居胥,唐太宗不也是有一个渭水之耻,所以这和世人的脊梁骨和实力有关。澶渊之盟没什么大问题,李世民也被突厥逼得签下渭水之盟,主要是后来宋朝以为天下大吉,没有了进取心。

澶渊之盟不是城下之盟,城下之盟是打不过别人被迫签订的。宋辽战争几十年辽也没有收复关南,不能说宋打不过辽,况且是辽先提出议和的,战争主动权在宋。澶渊之盟一点都不丢人,这才是一个王朝的韧性,是一个政权成熟的表现。宋一年税收在1亿两左右,最高峰时刻一亿五千万两,澶渊之盟只不过给金30万岁银,和宋一年的税收比简直九牛一毛。

而宋每年和金做生意,又是贸易逆差,一年还能从金那里挣三五十万,怎么着都是赚。宋打仗一年的军需就得3000-5000万两,况且打仗劳民伤财,周围都是虎狼之国,跟金打,只会给其他国趁虚而入的机会。

明朝是很刚,但明朝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却缺失了政治的韧性,不和谈不和亲,这也是最后清能胜利的原因。努尔哈赤本来是要和明和谈的,明只需要承认努尔哈赤的王位即可,这也是袁崇焕主张和清谈判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