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0到3岁宝宝的游戏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0-6个月宝宝感统游戏

追视移动的物体

游戏目的:锻炼宝宝的视觉跟踪和协调能力

游戏玩法

1、父母准备一些图案对比强烈的图片或色彩明亮的玩具,比如黑白卡、同心圆、红色的小球等。

2、在距离宝宝30厘米范围内,缓慢移动物体,吸引宝宝看。

3、随着宝宝视觉能力的增强,可以逐渐拉远物体放置的距离,加快移动速度。

拓展玩法

1、宝宝最喜欢看的是人脸,爸爸妈妈可以将宝宝面对面抱在怀里,让他追视你们的脸。

2、宝宝睡醒,精神状态好的时候,你也可以将他抱起来,看看周围多姿多彩的世界,也有助于宝宝的视觉发展。

新生儿的视觉跟踪和聚焦能力还比较差,1个月的宝宝,只能看清30厘米以内的东西。因此,跟小宝宝进行这个游戏时,注意物体的距离不要太远,同时移动速度不要太快。小宝宝的色彩分辨能力有限,要到4个月大时,才能分辨所有的色彩和形状。所以,父母要选择色彩对比强烈的物体来进行游戏。

7-12个月宝宝感统游戏

快乐爬行

游戏目的:锻炼宝宝的大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1、让宝宝在不同触感的地面或者地毯上爬行。

2、你可以在宝宝的前方,放一些移动的小车或者球,来引诱宝宝爬行。

随着宝宝爬行能力的增强,你可以在爬行的路上,放一些小枕头等,让宝宝来爬越这些障碍物。你还可以用纸箱、床单等布置出一个爬行隧道,给宝宝不一样的爬行体验,同时也可以发展宝宝的空间意识和身体感知能力。宝宝的爬行能力,通常会在7-10月龄之间变得纯熟,在这期间,你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多给宝宝提供爬行的机会,对于发展宝宝的大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很有好处!

爬行赋予了宝宝自主移动的能力,为他打开了探索广阔新世界的大门。因此,你也要更加注意随时看好宝宝,不要让他单独进行这些游戏,以免爬到危险的地方;同时要认真检查地面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避免尖锐物品划伤宝宝。

1-3岁宝宝感统游戏

传球游戏

游戏目的:锻炼宝宝的身体感知能力、协调能力和大运动能力

1、你可以和宝宝面对面坐着玩这个游戏,轻轻地将球滚到宝宝身边,让他接住。

2、如果球没有滚到宝宝的位置,你可以让宝宝去把球捡回来。

3、然后,再让宝宝把球滚回来给你。

4、当宝宝熟悉这个游戏后,你可以逐渐拉大你和宝宝之间的距离。

你也可以尝试站着和宝宝玩这个游戏,把球轻轻地踢给宝宝,再让宝宝踢回来给你。让宝宝尝试捡起正在滚动的球,然后投球过来给你。球类是宝宝很好的玩具,你可以根据宝宝的能力发展情况,和宝宝尝试各种玩法。宝宝刚学会走路时,还需要依靠两个手臂来平衡身体,此时,他还不能完成捡球的任务。大概在学步2-3个月之后,宝宝走路就比较平稳了,就可以蹲下捡东西了!

别看上面这些玩法很简单,其实蕴含了大奥秘,比如踢球:宝宝踢的时候,要考虑怎么保持身体平衡;好不容易追上球了,停下来正准备踢,球又滚到前面去了,该怎么办?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宝宝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你就会就会知道简单的传球捡球,究竟有多大的学习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6
比如说,躲猫猫,角色扮演,在纸上乱涂乱画,踢球,唱儿歌,石头剪刀布等等。
第2个回答  2021-02-06
石头剪刀布、躲猫猫、唱儿歌、追逐游戏、角色扮演、在纸上乱画等等。
第3个回答  2021-02-05
1.陪孩子玩儿,能增强父母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游戏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秘密通道,在孩子心里,能陪他游戏的人,才是真正愿意理解他们,尊重他的“朋友”;孩子的开怀大笑,让身边的大人都被感染到,不自觉开心。2.宝宝不只是在玩游戏。兴趣是孩子的老师。尤其是学龄前的宝宝来说,宝宝表面做的是游戏,但实则宝宝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在不断锻炼自己的精细运动、大动作发展和思维能力。你看他们那个投入的样子你就懂了。
第4个回答  2021-02-06
1.特殊的按摩
玩法:爸爸抱着宝宝,或者让宝宝躺在床上。爸爸将脸凑近宝宝,用下巴或脸颊轻轻地蹭宝宝的脸颊、小手或者小脚丫等。一边玩一边和宝宝说话、逗笑。爸爸的胡子对宝宝来说是一种特殊的按摩,不过对新生的小宝宝,爸爸的胡子可要事先刮一下。
2.拉大锯
宝面对妈妈两人相对而坐,宝宝拉着妈妈的手坐在妈妈合并的双腿上,妈妈边说儿歌,边随节奏拉着宝宝做前俯后仰像拉锯一样的动作。儿歌内容为:"妈妈去,爸爸去,带上宝宝一起去。”当然,也可以换歌词哦!
3坐秋千
妈妈脱掉鞋坐在床边或者凳子上,宝宝面向妈妈坐在妈妈腿上,游戏开始,妈妈两手拉着宝宝的手,两脚上下、左右晃动,宝宝则跟着妈妈的腿一起晃动。
4.拨浪鼓
叮叮咚咚的拨浪鼓是每个婴儿宝宝的最爱,妈妈一定要记得给宝宝买一个,让宝宝拿着它尽情地晃动,如果买不到的话,我们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可以用香皂盒作鼓身,以细而结实的绳加圆橡皮泥作小槌由里而外系在盒身两侧,最后用透明胶将废旧的铅笔或者画笔粘贴固定在盒子上作握手,这样一个小拨浪鼓就做好了,爸爸妈妈不妨一试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