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语文老师用文言文给学生写鼓励话语,你如何看待这波操作?

如题所述

很多人都听过一个笑话,”学习语文是为了和中国人交流,学习英文是为了外国人交流,那学习文言文呢?是为了和逝世的人交流吗?“

这个笑话广泛的流传在中小学学生之间,而这个的背后,也是现在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了解、不喜欢,也是现在的学生对”枯燥乏味“又绕口的文言文的一种抵抗心理。

为了消除学生们的抵触心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位湖南长沙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用写文言文的方式来给学生写鼓励话语。这位老师是一名95后的年轻老师,姓胡,胡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每一个学生”定制“文言文评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收到来自老师的独特礼物。

“懒惰之行仍伴君身,令为师苦恼” ,批评这位同学懒惰,这种行为真的让老师很是烦恼。这个年纪的孩子,最是要面子的时候,通过文言文的这种方式,更委婉的让同学体会到自己的问题,并且能引起自身的重视,加以改正。而且这种新鲜的方式,能提升同学们对于文言文的兴趣,从好奇开始,使得孩子们因为好奇而去搜索,再慢慢了解,最后能够爱上文言文,这是一种良性的过程。

而且这位胡老师不止是那一句话来简单点评学生,他还通过古诗的教习师傅一般,给同学们写了一篇篇完整的激励文章,虽然文章不长,但都是老师的一份心意。对学生的名字还加以文言文解析使用,再结合孩子的日常表现予以表扬和批评,再加上老师对他们未来的期许。学生们虽然还是一知半解,但是这种形式能感受到来自于胡老师真情切意,近些年来渐渐流于表面的期末评语成为了例行任务,刻板又无趣,胡老师的行为是温暖的。而且这般新鲜风趣的期末评语,相信家长回去也会对期末没有考好的孩子给些许温情,应该是能过个好年了。

但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认为胡老师的这种经不起考究,虽然他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们写出文言文评语,但是他的文言文并不考究,甚至有一点刻意的去咬文嚼字,文言文虽是,但并没有多好。现在能流传下来的古文,很多都是经典之作,没有在古时的环境中接触到文言文,写出古人的水准谈何容易,”师傅引进门“,但具体能不能了解古文,还是在学生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5
我还是持支持的态度的,小孩子都比较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小孩子会主动查一下是什么意思,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第2个回答  2021-01-25
首先我认为能给学生写鼓励话语的老师就已经很值得我们给他点赞了,用文言文写,不仅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色,也非常的特别,有创意,对他的学生来讲我想这也是一份很值得珍惜的礼物和回忆。
第3个回答  2021-01-25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自有他的精粹。但有些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长沙的语文老师给学生用文言文写鼓励的话,这样能激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
第4个回答  2021-01-25
我觉得值得学习,其实文言文刚接触会觉得比较难理解,但是接触的多了,就会很简单了,老师这样的做法很棒,让学生经常接触,以后文言文就不难学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