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农村小学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题所述

  很多学生其实只要用心学习,完全可以提高成绩,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有能力孩子们的成绩迟迟不能提高呢?当然存在多方面因素,其中习惯养成是影响因素之一。养成学习习惯是小学生最重要的功课之一,尤其在小学阶段。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对他们将来学习和工作有着深远影响,那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有哪些方法呢?以下是我多年来当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些方法。
  一、培养学生习惯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习惯意识。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日常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按一定规矩做事,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如小学生并不能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我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学习生活缺乏父母指导和监督,教师可引导学生早读前写作业,中午到学校听写词语等,教师或班干坚持督促,几周后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二、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学习前提条件。课堂上,教师要从儿童心理学特征出发,让学生在学中玩、在乐中学,从而避免数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乏味疲劳这一现状。还可以从本班实际情况出发,如有的班级学生喜欢听故事或比赛,上课时教师可适时创设类似情境,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效果。
  三、注重学生自信心培养
  日常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进行适当表扬,让学生不断在学习中得到肯定认可,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喜悦,增强学生自信心。如班级中一些学生对自己缺少自信心,特别是一些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心里总觉得学习不如别人,上课不敢发言,日积月累,这种自卑心理必定影响学习积极性,容易养成懒惰心理,针对这种自卑心理,其一教师可在上课时让他们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并对其回答及时肯定和鼓励。这样可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其二教师要与学生融洽相处,经常与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促使学生积极学习。
  四、注重学生专心听课习惯培养
  小学生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学习听讲获得知识,听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课上学生听得是否专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数学知识具有渐进性、连续性,一旦不专心听某些知识就会不懂,影响后面学习,给数学学习带来很大难度。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搞好组织教学,使学生始终聚精会神地听讲。如一年级学生上课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老是爱摸抽屉或跟别人说话等,要纠正此坏习惯需要老师长期努力才行。上课时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坐姿,学习新课前,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学习例题强化新知,通过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由问题引导学生养成动脑习惯。
  五、注重学生审题习惯培养
  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做题时,有些较简单的题目不应该错的也做错了,让老师觉得很费解。如低年级计算中,学生加减误算、乘除误算的情况较多,中年级常有学生把很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当做一步应用题解答,或者两步只做一步,漏掉一步,高年级解决问题中,学生常把单位“1”判断错。出现这样的错误,是由于没有审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审题习惯与解题能力同样重要。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儿童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思维缺乏深刻性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做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教师要从低年级教起,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做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第一位。
  六、注重学生作业习惯培养
  培养学生认真做题的好习惯离不开教师示范和指导,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强,所以老师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树立榜样。从黑板上的板书到作业批改的书写,从按时上课到准时下课,从每周工作流程安排到具体每项工作的落实,都给学生严谨、准时、有效地示范。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养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习惯将对孩子一生受用,让我们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