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绝大部分年轻人买房父母出钱,而不是完全靠自己赚钱买?

在中国,很多人往往会把住房看成是他的第一种需求,“省吃省喝也要买房”成为一种情结。而且很多中国人买房绝对不会为了自己买,都是为子女考虑,为后代买房。很多年轻人也会心安理得的享受父母的帮助,这是为什么呢?

最主要还是因为近年来房价飞涨,处在工薪阶层的年轻人依靠自己赚钱买房已难于上青天,而且以前大部分依靠父母买房的人现在都赚了。虽然法律上父母没有义务为孩子出资买房,但啃老买房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甚至有许多人后悔当初没有啃老买房。

而且我个人觉得以目前的房价和年轻人的收入水平看,年轻人不啃老买房而依靠自己赚钱买是不可能了。而且结婚需要房子、需要钱,年轻的时候不买以后压力更大,父母能帮还是应该帮一帮的。啃老买房属无奈之举,不过依靠父母买房要适度,如果只是向父母借一部分首付款买房,后期月供自己负责,这种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并不可耻。而且以前看周围的人依靠父母买房还看不起人家,立志要靠自己的能力买,现在即使靠父母买都买不起了。

当然父母没有这个义务。年轻人如果已经独立且有自己的经济能力,还是应该依靠自己的实力买房,父母没有义务拿出半生积蓄帮他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1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尽管现在的房价,大部分父母也不指望子女能完全靠自己能力买房。但是如果试想,中国年轻人能和欧美乃至台湾香港一样,大部分靠自己攒钱买房付首付结婚的话,结局总会是好的。虽说房子的高价我们管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把买房子作为目标去努力。

儿子成家立业要为他买房买车,做父母的不容易,一般中国家长希望自己孩子以后能过的轻松些,而努力赚钱希望给孩子留下一点基础和遗产。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质量好点。父母有出钱资助下一代买房的必要,但是这绝对不是非做不可的义务。

所以,自己有能力不要靠父母,自己买房才是真本事。

第2个回答  2018-11-01

我觉得主要还是集中在毕业不久买的起买不起上,以及因为错过了一次购房机会,房价上涨导致手上首付款缩水。这些没错,但那是无奈的客观因素,每个人境遇不同收入不同存款不同,而楼市涨跌也很难实时预料。
但决定你动不动用父母以及家族资金的本质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家庭财产配置。把房产看成一项有使用价值的资产会便于思考整个问题。房产的在财产配置中最大的本质是抗通货膨胀,简单理解就是,经济增长好,价值上升,不好则下降。有人说一国的股市代表着一国国运,但中国股市有时候会让你怀疑这说法。但中国发展到全面进入发达国家水平还是有不少可以提高的地方,红利并没有全部吃完,如果能够维持增长,持续的通货膨胀依然可以预见。
但啃老者不必心安理得,家庭财产配置和啃老还是有区别的,如果你从父母和家族抽取了资金,会不会大幅影响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在他们需要这笔资金的时候你有没有能力,有没有主动的意愿想办法归还这笔资金。这都是需要先问问自己的。
年轻人凭借热血是可以对一切说'我能'的,这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但如果有了小家庭后还能平衡各家庭的关系,并做到对整体家庭财产的配置,我觉得这两个字可能来的更有价值一些。

第3个回答  2018-11-01
传统思想造成的,很多家长觉得自己为孩子买房都是认为自己应该做的,才会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他们思想里就是给孩子成家立业,给孩子成家,然后为孩子购买好房子。
另外一方面,如果单纯靠孩子买房,现在房价这么高,自己也是负担不起的,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
第4个回答  2018-11-01
因为年轻人买不起啊,一套房子几百万,一个年轻人真的负担不起,有的时候首付款都要几十万,这时候靠父母就很正常了,因为大家都是靠父母帮忙付着首付款,再说父母的就是自己的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