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中的"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的是什么?

七律 长征中的"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的是什么?
有资料说:"毛主席1958年12月21日的批注:“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是否属实?
我认为不妥.因为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候还没有红二方面军.

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的成立是1936年7月5日,这个时间比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晚了九个月,毛主席显然不可能把没出现的事情写进诗里。“三军”这个词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泛指红军队伍”。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原文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如下: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词句注释如下:

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⑶难:艰难险阻。

⑷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扩展资料: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律·长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毛主席诗里指的是:红1方面军、红2方面军、红4方面军】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第九册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九课《长征》一诗,现在通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是这样解释的:“‘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建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语文第九册教案》也沿用了这一说法,至于街上出售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学生参考用书更是直接抄袭这一说法。
这一说法欠妥,主要理由有二:其一是毛主席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大部(陕甘支队)越过岷山的时间是1935年9月,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是1935年 10月,而这时还在岷山之南的松潘草地及其以南的红四方面军,不仅没有北上越过岷山,反而正在南下川康藏族聚居区;其二是,红二方面军的成立是1936年 7月5日,这个时间比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晚了九个月,毛主席显然不可能把没出现的事情写进诗里。
“三军”这个词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泛指红军队伍”。因为《长征》一诗是毛主席写的古体诗,在古文中,“三军”有四种意思,这在《辞源》中有详细的解释和例文,而《辞源》中四个义项的第二项即是:“军队的通称”.

提起“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而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这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实质意义完全不同。
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军。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骑兵 步兵)。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
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而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这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实质意义完全不同。

三军
1.周制,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
《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旧有三军,今又添二军,共是五军,亚于天子之制,豪杰向用,军政无阙。”
2.军队的通称。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汉书·灌夫传》:“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不测之吴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
唐 章孝标《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诗:“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
《说唐》第一回:“〔晋王〕将宫内之物,给赏三军,班师回朝。”
毛泽东《长征》诗:“更喜 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古代指步、车、骑三军。

《六韬·战车》:“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
《管子·参患》:“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陶鸿庆 《读诸子札记·管子二》:“‘军’之本义为‘围’,后世遂为师旅之通名……‘三军当一战’者,言三围当一战也。”
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魏国称前军、中军、后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但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 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 裨为军的编制。今天,前军、中军、后军编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现代的陆、海、空三军所替代。
4."三"在古代为虚数,泛指多,因此三军也泛指数量大的军队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第九册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九课《长征》一诗,现在通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是这样解释的:“‘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建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语文第九册教案》也沿用了这一说法,至于街上出售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学生参考用书更是直接抄袭这一说法。

这一说法欠妥,主要理由有二:其一是毛主席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大部(陕甘支队)越过岷山的时间是1935年9月,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是1935年10月,而这时还在岷山之南的松潘草地及其以南的红四方面军,不仅没有北上越过岷山,反而正在南下川康藏族聚居区;其二是,红二方面军的成立是1936年7月5日,这个时间比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晚了九个月,毛主席显然不可能把没出现的事情写进诗里。

“三军”这个词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泛指红军队伍”。因为《长征》一诗是毛主席写的古体诗,在古文中,“三军”有四种意思,这在《辞源》中有详细的解释和例文,而《辞源》中四个义项的第二项即是:“军队的通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10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第九册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九课《长征》一诗,现在通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是这样解释的:“‘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建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语文第九册教案》也沿用了这一说法,至于街上出售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学生参考用书更是直接抄袭这一说法。

这一说法欠妥,主要理由有二:其一是毛主席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大部(陕甘支队)越过岷山的时间是1935年9月,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是1935年10月,而这时还在岷山之南的松潘草地及其以南的红四方面军,不仅没有北上越过岷山,反而正在南下川康藏族聚居区;其二是,红二方面军的成立是1936年7月5日,这个时间比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晚了九个月,毛主席显然不可能把没出现的事情写进诗里。
求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2-12
全军,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前、中、后三军,长征时指的是指红一、二、四方面军,即整个红军.三军过后尽开颜就是全军过后尽开颜的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