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死后有没有安葬在鲁迅旁边?

如题所述

朱安死后没有安葬在鲁迅的旁边。

朱安是鲁迅的第一任夫人,1878年的6月在浙江的绍兴出生,由于鲁迅是家中的长子,所以自从鲁迅的父亲去世以后,鲁迅的母亲就开始为鲁迅的婚事担心。

鲁迅的的母亲因为喜欢朱安的通情达理,所以决定让鲁迅迎娶朱安,在1901年的4月3日,在没有经过鲁迅统一的情况下,鲁迅的母亲就去了朱安的家里提亲。

于是两个人在互相都不认识的情况下,由双方的父母做主,办理了婚事,但是结了婚以后的鲁迅和朱安并没有住在一起。

到了1947年朱安去世以后被埋葬在了北京市的细致媚外保福寺存,而鲁迅是 1936年10月19日的时候在上海去世。并且去世以后埋葬在了上海市四川北路2288号鲁迅公园,所以朱安并没有和鲁迅埋葬在一起。

扩展资料:

一九零六年七月六日,鲁迅与从未谋面的朱安成婚,这注定是一场无情无爱的婚姻。这一切,才刚开始。

婚礼上的鲁迅不吵不闹,乖乖的走完了所有的婚礼流程,装了一条假辫子,穿上了新郎服,这可把家里人惊着了,在场所有的人都是严阵以待的,要知道这位大少爷是留过洋啃过黄油面包的。

哪会这么乖乖就范居然不反抗,之前还生怕他会闹个天翻地覆,然而鲁迅的顺从让大家颇为失望。从知道真相的那一刻起就已心如死灰,又何必挣扎坏了大家的兴致。

为了这场婚礼,朱安的娘家人也是费心费力,知道鲁迅不喜欢缠足的小脚女人,所以在上花轿之前给朱安换了一双大的绣花鞋。

为了能穿的合脚往鞋子里面塞了很多棉花,然后在花轿到的时候,由于花轿比较高朱安一时踏空,脚没踩到地面绣花鞋却掉了出来,这下就露陷了,小脚也就暴露了出来,这让迎亲的鲁迅看到甚为尴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18
许广平与朱安

东流

读了曾智中先生写的《三人行———鲁迅与许广平、朱安》,觉得此书在记述鲁迅的婚姻和爱情方面颇有新意。
用常人的观点来看,与鲁迅举行过婚礼的朱安,是鲁迅的“发妻”。许广平能落得个什么名义呢?在《三人行》中,著者写了颇带感情色彩的一章。选择的角度是:鲁迅去世后3个月,上海文化界同人拟印一本鲁迅纪念集,大家认为书中应有一份“鲁迅年谱”。当时决定民国以前由周作人写,南京北京时期由鲁迅老友许寿裳写,上海部分由许广平写,最后由许寿裳总其成。许寿裳打算秉笔直书鲁迅的婚姻和爱情生活的史实,先写一信给许广平打个招呼,说:“年谱上(鲁迅)与朱女士结婚一层,不可不提,希谅察。”年谱初稿是这样写的:“(民国)前六年,六月回家与山阴朱女士结婚”……“(民国)十六年,与许广平女士以爱情相结合,成为伴侣。”就从这个细节出发,著者着力写出了许广平的可歌可钦的气量。
许广平收到年谱初稿后,马上将自己写的一份初稿寄给当时在北平的许寿裳,附信说:“朱女士的写出,许先生再三声明,其实我绝不会那么小气量。难道历史家的眼光,会把陈迹洗去吗?关于我和鲁迅先生的关系,我们以为……彼此间情投意合,以同志一样相待,相亲相敬,互相信任,就不要有任何俗套。我们不是一切旧的礼教都要打破吗?”因此她劝告老师许寿裳先生不必写出那充满好意的话———“以爱情相结合,成为伴侣。”在她自己所拟的年谱初稿中,径直地写道:“民国十六年,与许广平同居。”许寿裳接信后,欣然表示同意,只是为求行文体例上的一致,他改为“(民国)十六年,与番禺许广平女士同居。”
人们当然知道,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朱安和鲁迅都是封建婚姻的牺牲。许广平比她的老师许寿裳勇敢得多,也洒脱得多;同时也证明:许广平对鲁迅爱得那么情深意挚,因此她不屑于计较世俗礼数这一套。
而且,事情远不止于此。1947年6月间,朱安病逝于北平。许广平汇钱为朱安办了丧事。在朱安去世前几年,她曾拒绝接受周作人的钱,却乐于接受许广平汇寄的生活费。她对人说:“许先生待我好,她懂得我的想法……她的确是个好人。”
事实上,许广平不仅在经济上支持朱安,对她的身世也深怀同情。朱安去世后一年,许广平在一篇散文里写道:“鲁迅原先有一位夫人朱氏……她名‘安’,她的母家长辈叫她‘安姑’。”这末一句很有感情,也是颇细腻的一笔。
这时离鲁迅辞世已有10多年,他留下的两位“未亡人”,历经战乱,地隔南北,却就是这样在彼此关怀,相濡以沫的。
至此,我们不能不同意《三人行》作者的话:“世事茫茫,人间沧桑,第一个在作品中为朱安留下姓名的是许广平。”也就是说,在朱安女士寂寞的一生里,第一个给她一分爱心、一分尊重的,是和她在名份上似乎颇有利害冲突的许广平。
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心折的气量!
第2个回答  2010-05-16
没有,朱安的遗言是葬在鲁迅旁边,但没实现。她的墓地设在西直门外保福寺处,没有墓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29
没有
第4个回答  2010-05-1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