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与桥梁的施工需具备哪些知识

我毕业要提交的作业 可是找了甚多资料 没有更准确的 谁能告诉我 我会很感谢你的!

一、桥梁建筑美学

自古以来,建筑(包括桥梁建筑)与绘画、雕塑被称为三大造型艺术(又称为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它和其他门类艺术有共同的特征,如:鲜明的形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反映时代特征等。但是桥梁建筑艺术作为实用艺术,又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

功能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桥梁建筑不仅要表现出结构上的稳定连续、强劲力感和跨越能力,而且要有美的形态与内涵,只有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才能显示出不朽的生命力。

艺术和技术紧密相关。技术本身也是美的因素之一,计算力学、钢筋混凝土的发展,才使各式轻巧、大跨的桥梁得以出现。

桥梁建筑美的基本因素:

一.统一和谐
二.均衡稳定
三.比例协调
四.韵律优美

统一和谐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一种高级形态,也是创造形式美的最高要求。从本质上讲,多样统一的和谐规律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相一致。

一、 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产生和谐是自古希腊以来美学家们一向极为看重和追求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思想就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和谐,他们认为"美就是和谐","和谐是杂多的统一",和谐的事物可以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共鸣,因此就产生了美感。并从数的和谐又联系到音乐的节奏乃至建筑上的柱、门窗等构造要素的排列,形成了衡量美的客观理论性尺度。

多样统一,一般表现为两种形态,即有差异的统一和对立的统一。前者属于各种不同量的因素之间的变化,如各种形式要素的多少、高低、长短、大小等,呈现出一渐变的调和美。后者是指各种不同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如刚柔。明暗、冷暖。浓淡等有规律的组合,这种形态往往造成强烈的感观效果,在对比中见统一。

在桥梁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在变化中呈对比,于对比中求和谐。这里变化多样是基础,差异对比是手段,统一和谐是目的。

二、桥梁建筑中多样统一手法

桥梁及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是必然的,桥梁的组成有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附属结构,又有主桥、引桥之分,不同部位的组成部分各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功能又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而所构成的桥梁整体,要完成一个具体的总的目的或功能。因此,一切都要围绕着这个目的,使整个桥梁建筑自身及与周边环境成为有机的整体,而不是杂乱无章、支离破碎。

1.多样中求统一

从复杂的结构中提出各种可以互相统一的因素,起到衔接。联系和协调的作用,使整体看起来"天在无缝"。如桥梁中栏杆。灯柱、行杆。桥墩、跨度一般采用整齐划一,相同形态、相同间距或有规律的变化,从而起到整体统一协调、简洁明快的效果。

2.统一中求多样

单纯的同一是统一的最简单形式,过多的"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单调。呆板。所以,同中求异,统一中求多样。求变化,才能营造情趣与韵味。

如纵观卢沟桥柱头上的狮子,它们的间距、大小、轮廓都是统一的,内容上也以表达狮子的情态为主旨而统一,但细看这485个石狮却是千姿百态,趣味无穷,堪称一绝。

3.结构体系统一

桥梁各局部设计要体现整体划一的概念,避免产生孤立、离散、自成体系的不和谐现象,这在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

4.结构形态的统一

恰当地处理次要部位对主体部分的从属关系,使所有细部形态从属于总体的几何形态,用相似的几何形态将各个部分协调在一起,如同音乐中主旋律反复出现一样,产生和谐统一美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9
2 隔离栅

隔离栅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人畜进入公路,防止非法侵占公路用地。按照网片的构造形式,可分金属网、钢板网和刺铁丝网。由于机场路要建为“精品工程”,对外观的要求很高,选择了绿色浸塑点焊网。这种网片不仅外形美观,其独特的浸塑层设计使得耐久性大为提高,可保持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外观采用的绿色与公路两旁的绿化树木互相映衬,溶为一体,使驾驶员在行驶时,感觉不到视觉上的压抑。该网片每片长3m,通过立柱进行连接,立柱基础采用现浇混凝土,每7片网设置一个斜撑。

隔离栅的线形是否平顺,是否与公路及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路的整体效果,因此必须进行认真设计。由于公路两侧的地形在施工过程中因取土、修筑便道等原因发生了很大变化 ,原有的隔离栅设计图纸已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在机场路隔离栅施工之前,专门对沿线地形进行了测量,并对隔离栅埋设的高程和平面位置,除了重新设计之外,在公路两侧的整平工作上也花费了大量精力,在整平时就考虑到将来隔离栅的埋设位置,并力争使整平后的地形自然起伏,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为隔离栅的埋设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由于隔离栅是公路最外边的一道“防线”,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积累的各种地方矛盾最后全部反映到隔离栅的施工上来,在施工中经常受到沿线居民的阻挠。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对此我们采取的做法是: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不与老百姓发生直接冲突,防止矛盾激化,造成更加被动的局面,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当地地方政府,请求协调解决;另一方面迅速转移施工段落,有条件的先施工,确保了整体工期不受影响。

隔离栅的施工步骤和采取的技术手段现介绍如下:

(1)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放样,先从路两侧的边沟向外定出中心线,保证公路用地范围的准确性,然后再在中心线上定出立柱位置,并在每个桩位上定出标志。

(2)在放样和定位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图的要求开始挖坑,挖坑的平面尺寸和深度不能小于设计要求,坑底要清理干净。

(3)连接网片,先在地面上将网片用立柱连接起来(连接螺栓不能拧紧)。连接完后,按照每个基坑的位置竖立起来,并用临时支架(如毛竹)进行支撑;根据设计图和现场地形进行调整,确保线形的平顺美观。

(4)在隔离栅的线形经监理检查合格后,即可向坑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80%以上时方可拆除临时支撑,并拧紧螺栓。

(5)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80%以上后,每7片网设置一个斜撑,斜撑基础的尺寸和混凝土标号须符合设计要求。

3 标志

机场高速公路共设标志26处213块,标志类型有限速、收费预告、收费处、车距确认、指路、禁令、前方预告、车道识别、出入口预告、著名地点等。标志板面尺寸根据内容而确定,最大板面为21.68m�2;支架结构有门式、单柱、双柱、悬臂、附着式等;标志的反光材料全部采用日本“Nikkalitte”高强级产品;为了提高视认性,主要标志汉字高均为80cm×80cm,英文为汉字高度的二分之一。在支架形式的选择上,除受地形及标志牌数量的影响之外,一律采用双立柱设置于路侧,这主要是考虑到人体在高速行驶中的视野夹角特征,为驾驶人员提供一个最佳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改善了道路的视觉空间,美化了路容路貌。由于机场路在起终点两端各7km除设置有监控、通信设施外,还设有照明设施,因此在标志设置的具体桩号上,本着统筹兼顾的原则做了适当的调整,既保证必要的交通信息,又避免了标志与其它设施的相互干扰。

标志的制作质量,关键在于贴模工序及板面的平整度。如果标志板面局部产生坑凹,突起或扭曲不平都会造成标志在阳光或灯光照射下不规则反光,影响标志的视认效果。而影响标志板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在于标志结构的设计刚度及制作中的铆接质量。由于目前标志生产单位尚缺乏完善的技术管理,因此在一些关键工序上屡屡发生因操作不当或忽视必要的技术措施而影响了产品质量。针对上述问题,交通安全设施监理组深入生产单位,详细交待质量要求,严格检查各道工序的生产情况,一旦发生问题,立即提出改进意见,协助生产单位克服技术难题,直至产品达到要求。为了确保标志板面的平整度,监理组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设计中的标志结构形式提出了修改意见,将原设计中标志背面单向使用铝材加固改为纵横双向加固,从而明显增强了标志结构的整体性,提高了标志板面的平整度。

此外在标志的安装过程中,要求精确控制标志安装基准面的平行度与垂直度,这样就能为标志安装后的合格提供了必需的技术保证。通过以上各道工序的严格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标线

机场路标线布置为单幅两条边缘实线及一条车道分界线。除此之外全程设有匝道出入口标线、减速标线、斑马线、导向箭头等,共计34990余m�2。标线采用热熔型反光涂料,标线宽度为20cm,厚度为2mm。

交通标线对车流的渠化、分道行驶及导流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着美化道路的效果,因此标线涂划工程必须确保线形流畅,并与道路线形相一致,保证良好的昼夜视线诱导作用,同时还需做到标线几何尺寸规范,与路面有足够的附着力。为了达到上述作用和效果,机场路在标线涂划工程中,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1)确保标线放样的精确性。统一采用以道路的中心桩为基准,对应测出各条线的座标点进行放样。

(2)合理控制涂料温度。依据施工当天的气温、路面温度及路面空隙率情况及时控制调整涂料温度,尽力做到划出标线边缘整齐,厚度均匀,无气泡、毛边开裂等不良情况。

(3)采用新型的镀膜玻璃微珠。反光标线夜间的清晰程度主要取决于玻璃微珠的洒布质量。

机场路指挥部总结了其它高速公路经验教训之后,优选了先进的镀膜玻璃微珠。这种微珠有效地克服了以往采用的普通玻璃微珠洒布不均、沉降量难以控制的缺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夜间反光效果,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是一项成功的经验。

机场路标线在使用过程中已初步得到了有关专家及广大驾乘人员的认可,这为今后高速公路标线工程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经验。
第2个回答  2013-11-29
均衡稳定

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美的形体无论如何复杂,大概含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平衡和匀称。"

桥梁建筑是一种空间实体结构,通过它的外在形象所展示的体量就有一种均衡稳定感。

左右的对比存在着是否均衡的问题,上下的对比就产生了是否稳定的问题,二者相互关联。一般来说,均衡的建筑外观常常能满足稳定的要求。

一、 均衡

均衡是大自然赋于人类生理上的一种本能要求。一方面人们从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与重力有联系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视觉的特点,能给予审美感受上的满足。桥梁建筑作为视觉艺术,应该注意强调均衡中心,或者说只有容易觉察的均衡,才会令人满意。

均衡分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前者主要指在静力状态下的体量。形态的均衡,后者指依靠运动来求得瞬间平衡的形态,如乌的飞翔、动物的跑跳等。桥梁建筑其固定不变的形态自然属静态均衡,但由于在结构上的对称与非对称,又可分对称均衡与非对称均衡,前者对称的形态引起稳定、平和、安全、满足的美感,后者不对称的形态使在静态中具有运动的趋势,产生类似动态均衡的心理诱惑力,令人兴奋、激动,有一种生机勃勃的勉力。

二、对称均衡

对称形式大然是均衡的。生物体态是对称的,如人及动物都是凭借左右两侧对称的器官才能保持机体的平衡。因而对称形式符合人的生理要求与心理习惯,必然产生美感。

在传统美学中认为对称就是美,也是自古以来重要的构图手法。如古希腊的雅典神庙、巴黎圣母院,罗马教堂以及我国的故宫、大坛。大安门广场……等等都是对称形式,表现出肃穆、端庄。大部分古今中外桥梁所采取的布局也都是对称形式。我国古代桥梁更是具有良好的对称均衡性,多孔桥大多为三、五、七、九等奇数跨。一般中孔大边孔渐小,这不仅可以在水深急流的河中心不设桥墩,利于通航,而且在主从关系分明、均衡稳定上也是得当的,如 11孔的卢沟桥、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等均是如此。

三、 非对称均衡

对称处理得当,具有对称美。然而它只是多元美中的一元,并非仅只有对称桥等均是如此。

三、 非对称均衡

对称处理得当,具有对称美。然而它只是多元美中的一元,并非仅只有对称才美,若不分场合、不分功能一味追求对称,则会流于平庸呆板。况且由于环境。地理条

条件诸多因素难以处理,许多桥梁并不适合采用对称形式。

在建筑上,现代派认为对称是古典主义原则,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潜在习惯。而在经济上、美学上如不因势利导,对称布置极易造成浪费和呆滞。特别是随着现代建筑中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建筑观点已自发地倾向于不对称结构,几乎作为一种"革命"冲破对称模式的约束,不拘一格自由多变,追求新、奇。巧、变,充分发挥非对称的自由、灵活、生动、经济、轻快、活泼的优点以及动态的美感,突出个性,适应多层次审美心理要求,以显示人类现代文明生活中的丰富多采。

这种建筑思潮自然也影响到桥梁建筑,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建筑也有不少这方面的大胆尝试,出现了别具一格、造型新颖、令人赞叹的杰作。

比例协调 和谐的比例与尺度是建筑形态美的必要条件。

圣·奥古斯丁说:"美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一种悦目的颜色";关于建筑的美,维特鲁威斯所著粮筑十书冲认为建筑之美在于比例,建筑的理论是:"证明和说明建筑物的比例与规则的能力";17世纪法国建筑家法兰梭亚·布龙台称:"建筑上整体的美来自绝对的、简单的可以认为的数学上的比例";几乎所有的美学家、建筑学家都一致认为比例在建筑艺术上的重要性。

合乎比例或优美的比例是建筑美的根本法则,适宜的数比关系是建筑形式美的理性表达,是建筑外观合乎逻辑的显现。

工程建筑和谐美,体现在量上就是寻求比例与尺度的协调,对桥梁建筑这种单维突出的结构,协调比例尤为重要。

一、比例与尺度的概念

比例是艺术领域中诸相对面间的度量关系(数比关系为其一)。一般是指建筑物各部分相对尺寸,狭意的说指整体或局部的长、宽、高尺寸间关系,广义的看还包含实体与空间之间,虚与实之间,封闭与开敞之间,凹凸之间,高低之间,明暗之间,刚柔之间。

尺度是指建筑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的对比。

简言之:比例是物与物的相比;尺度是物与人(或其他易识别的不变要素)间相比,前者只表明各种相对面间的相对度量关系,不需涉及具体尺寸。但尺度是感觉上的印象。是建筑与人的关系方面的一种性质。当建筑物和人体以及内在感情之间建立起紧密而简洁的关系时,建筑物的实用、美观、舒适等更为明显。

二、桥梁建筑的比例

桥梁各个局部及整体的比例是以其固有的功能关系和结构关系为艺术构思前提的,必须在深刻了解桥梁结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去寻求桥梁体态匀称和比例和谐,决不能违背结构关系和力学原理。

比例的概念和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条件、功能要求以及一定的思想内容是分不开的。比如古代石梁、石拱相对厚重,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使桥梁的跨越能力大大提高,与旧的结构相比就显得十分纤细。

一座桥梁,其各部分的比例只有达到匀称和谐时,才能构成优美的形象。但实际上比例处理不当也是"常见病",比如,挪威特罗姆斯港桥,其悬臂孔跨径较边孔跨径还小,显得布置缺少章法。另外,净高和跨径之比为2.5左右,显得桥墩过细过高而比例失调,缺乏稳定感。
第3个回答  2015-12-25
公路建设与桥梁施工是个多专业多岗位合作的项目,简单说下施工单位需要具备:
1、测量放样
2、试验
3、质检
4、计量
5、签订合同、合同谈判、变更、索赔、延期等合同管理
6、交际协调沟通
7、计划
第4个回答  2013-11-29
交通安全设施在公路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践证明,完善而合理的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事故造成的损失,还可以提高行车的舒适,并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视觉诱导。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于1997年6月28日建成通车,全长28.756km,由于出色的施工质量而被国内公路专家誉为“代表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新水平”,其中交通安全设施也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交通安全设施一般包括防撞护栏、隔离栅、标志、标线和防眩设施等,本文就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特点、施工工艺和取得的经验做一介绍。

1 防撞护栏

机场路上的防撞护栏采用波形梁护栏,是半刚性护栏的主要代表形式。这是一种以波纹状钢护栏板相互拼接,并由立柱支持的连续结构,利用土基、立柱、横梁的变形来吸收能量,并迫使失控车辆改变方面,恢复到正常的行驶,防止车辆冲出路面或穿越中央分隔带,以保护车辆和乘客,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由于波形梁具有以上优点,被国内高速公路广泛使用。

机场路全线中央分隔带和路侧均设置防撞护栏,分为普通型和加强型两种。普通型护栏用于一般路段,立柱中心间距为4m;加强型护栏用于旁边有重要构造物、需要限制横梁位移的路段以及桥梁、涵洞、通道两头,立柱中心间距为2m。在中央分隔带开口处设置活动护栏(插装式),以利事故处理车辆、急救抢险车辆紧急通过。

为保证护栏的产品质量,指挥部采取公开招标选择了4家具有一定施工经验、并具备大批量生产能力的厂家来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监理组全天在路上巡视,对到场的每一批立柱或护栏进行抽检,尺寸不符合要求、镀锌层厚度不够、颜色不均匀一致的产品立即要求清运出场,彻底杜绝在产品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防撞护栏施工的流程为:放样→安装立柱→安装防阻块、端头和顶帽→安装波形梁→调整线形。在防撞护栏施工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道路中心线为基准放样。以往高速公路在立柱放样时,以土路肩外侧为参照物。由于土路基在施工中不可能宽度均匀一致,使立柱线形的精确度受到一定影响。
在机场路上施工时,吸取了这个教训,采取从中央分隔带向路两侧放样的方法,虽然提高了劳动强度,但使得立柱的线形与路线走向更为协调。

(2)提高立柱安装质量。立柱安装位置严格按照设计图和放样位置,并与道路线形相协开挖法埋设立柱时,回填土用良好材料分层夯实(每层厚不得超过10cm),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应小于相邻原状土。立柱安装完成后,用经纬仪测量校正,确保线形顺直流畅。当需调整较大时,不得将立柱地上部分校正,须将其全部拔出,待基础压实后重新打入。

(3)精心安装波形梁,确保线形的流畅。波形梁的安装是最关键、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施工环节。波形梁通过拼接螺栓相互拼接,并由连接螺栓固定于立柱上。按照规范要求,波形梁搭接方向应按照行车方向第一块压在第二块上,第二块压在第三块上。波形梁的连接螺栓不宜过早拧紧,以便安装过程中利用波形梁的圆孔及时进行调整,使其形成平顺线形,避免局部凹凸。

波形梁的顶面应与路面曲线相协调,侧面应与路线曲线相协调。当波形梁安装结束后,全线应进行细致调整,当上述两条曲线都达到要求时,方可最后拧紧螺栓。

在上述措施的保证下,机场路全线的防撞护栏线形流畅,令人赏心悦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