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一词的由来?

如题所述

信息来源:网页:君子的转身:论中华君子人格的早期嬗变_齐鲁理工学院 - 齐鲁文化孕育下的理工生

孔子学堂

君子的转身:论中华君子人格的早期嬗变

日期: 2021-06-17 11:26 浏览次数 :1070

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和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君子之为一种理想人格,已成为中华民族成己成人的价值认同。君子及其人格是中国文化史尤其是儒家哲学研究中的重要话题,论者众矣。然而,从发生史角度对君子人格的诞生和早期嬗变作具体考察者尚不多见,有待深入。学者常常粗线条地将君子勾勒和描述为,最初是“有位”之贵族阶层,只有“贵”的意思而无“好”的意思,至孔子及其儒家才将君子转化为道德理想人格意义上的“有德者”,并奠定了后世君子人格之范型。这一看法虽大体无失,但却无法解释为何是“君子”而不是“大人”等其他阶级意义上的词汇转换为理想人格,也对《易经》《诗经》《尚书》等中华文化元典中对君子风范与形象的刻画和崇尚视而不见,即对西周至春秋时期在中华君子文化形成与演变过程中之关键地位多有忽略,从而无法说明君子人格是如何丰满起来的。更重要的,君子作为孔子儒家的理想人格,仅是“有德者”还是“以德求位者”?这涉及到对早期儒家修养论和政治哲学的根本看法,不可等闲视之。

一、 “位”与“德”的绾合:君子含德而生

“君子”一词遍见于西周以降的先秦文献。从词源学角度而言,君子即“君之子”,是高级贵族。《白虎通义》所谓“君子者何?道德之称”,乃是后起的观念。金景芳先生认为:“‘君子’最早肯定是个阶级概念。就象诸侯之子称公子,天子之子称王子一样,君子就是君之子。”由于周代实行分封建国制度和宗法世袭制度,随时间推移,在官者基本上均是国君之子孙后裔,数量众多,统称君子,且其范围有不断扩大和下移的趋势,这也是词汇涵义演变的一般规律,“公子”“百姓”等词汇皆如此。如《易经》卦爻辞中言及“君子”者凡十二卦20见,更多的是“大人”等,《尚书·周书》中“君子”凡7见,更多的是“小子”等。这与集中反映春秋时代的《左传》《国语》中出现大量的“君子”形成鲜明对比。就西周时期而言,君子还主要指上层贵族。

梳理文化元典中“君子”意涵,其最初确乎主要指“有位者”“尊贵者”,是阶级意义上的贵族。如《易经》之《革·上六》曰:“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其象辞将“小人革面”解释为“顺以从君也”,而与“君子豹变”相对应,《革·九五》则曰:“大人虎变,未占而孚。”显然,“君子”与“大人”相类而与“小人”相对。《易经》十二卦中所提到的20处“君子”均主要指向社会地位之尊贵。《尚书·周书》中的7例“君子”,亦指处于上位的统治者。

二、 “德”与“位”的疏离:春秋君子人格的丰满

时移势异,随着历史步入春秋时代和君子所指群体扩展至“士”以上的整个贵族统治阶层,“君子”概念中的“位”与“德”出现了疏离的现象。君子的阶层含意和身份观念开始淡化,德性品格意涵不断凸显,君子人格也日渐丰满起来。这一现象的发生之背后包含着一部春秋史。春秋时期,有周一代的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世卿世禄制度和世族世官制度虽然还在延续,但是已逐步向地方性的官僚制度过渡,权力重心不断下移,社会阶层流动加剧。虽然君子仍然首先是有位之贵族阶层,但“君子”“大人”和“小人”“民”之间不再如西周那样固化和等级森严。与此同时,世族制度也在不断没落和解体,“春秋中年以后,大世族的势力发展到了极度,因之互相兼并,被倾轧的大小世族中人许多丧失职守而降为平民”。如叔向谈到春秋中后期晋国政局衰坏时说:“栾、郄、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原本为晋国世家贵族的各家后裔跌落到社会底层,而这些人原本也是身份“君子”。如此一来,“君子”一词的政治地位涵义就日益模糊而不合时宜了。

另一方面,社会政治地位意义上的“君子”,在现实中也不能如《诗》所歌颂的那样真正做到“令德令仪”,而是出现了大量“不君”而违礼背德现象。如上文所论,君子本来是被自我和民众期许有美德和政德的,而在“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春秋时代,僭越礼制、道德堕落和横征暴敛的“有位君子”层出不穷,统治者对民众的压迫也越来越甚,如齐国“民叁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左传·昭公三年》),为应对战争的频繁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国均增加军赋。在此情形下,君子已不是“民之父母”,而成为了《魏风·硕鼠》中民众憎恨的“硕鼠”了。君子不像个君子,受到了激烈的批评。这种对待君子的态度处于将徒有“君子”身份而无君子才德者排除出“君子”之列的历史进程中。

也就是说,在春秋中后期,部分作为血缘贵族的君子失去了君子身份和地位,沦为平民。而仍“在位”的部分贵族君子因未承担“劳心”“务治”义务且违礼背德,从而失去了君子之为君子的德行资格。这两者都促使“君子”一词的政治地位概念逐步淡化。与此同时,春秋贵族在自我肯定的层面,将有才德的人特别标举出来,赞扬其为“君子”,于是君子的道德人格意义得以不断凸显和丰满。如吴公子札聘问卫国,见到卫国大夫蘧瑗等六人,称赞说“卫多君子,未有患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这里的“君子”显然不是阶层地位意义上的,而是指卿大夫蘧瑗等具有德才,可使卫国免患。这一切表明“君子”正在从“有位者”向“有德者”即人格术语转变。

可以看出,正确把握“君子”概念之“德”“位”关系的新演变,是准确理解早期儒家君子人格论的前提和关键。对孔子之后的七十子,孟子、荀子的君子论以及早期儒家易学派作品《易传》中的大量“君子”,其潜在语义均是以君子为志于走向出仕而求“位”的士人群体。孔子及其儒家所讲的“君子”“士”,是对自己的自我期许和努力方向,具有现实性;所讲的“圣人”“仁者”,是自己所崇尚和悬为道德人格的最高境界的,具有完满性和理想性。与“圣人”“仁者”“士”等相比,“君子”在《论语》中不仅出现次数最多,达107次,而且还出现了“君子儒”“士君子”“君子人”等新的称谓。一定意义上说,儒学就是君子学。早期儒家对君子人格的充分论述和对君子独立人格的强调,奠定了之后中华君子人格演进的方向和基本性格。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王国雨,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原载:《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曹景年:荀学视域中的礼义与人性关系

    下一篇:田心: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网站 齐鲁理工学院 备案:鲁ICP备15010726号-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1
君子一词早在《易经》(传说为周文王所著)中就已出现了,但是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是自孔子始的,并且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